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6-18 18:38
  地缘经济是各种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叠加到跨国界地区所形成的特殊经济综合体及其地域组织形式,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空间邻近,具有发展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改变区域的对内对外联系格局,区位优势得以加强。然而,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对环境演变的自适应性调整也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重构地缘经济格局成为必然选择。产业发展、经贸合作和区域空间组织分别反映了地缘经济的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产品流动、经济活动的地域组织模式等核心方面,因此,文章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本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在系统梳理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方法组织相关研究,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理论构建-现状分析-问题归纳-格局重构-实现路径。论文首先通过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致力于厘清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构建机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截面,每个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的...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研究区域示意图

模型图,战略产业,模型,国家支持


地缘性战略产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利益。第二,具有控制他国或地区特定经济领域的鲜明的动机,市场控制、技术控制、资本控制、原材料控制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控制手段。在平常时期,即使是有控制特征的合作仍然追求共赢,只有在非常时期(如两国发生矛盾时)控制才产生威慑,迫使对方做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万一经济合作中止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经济控制是共赢中包含威慑,哪怕这种控制衍生的威慑是潜在的,也可以左右对方的国家关系、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政策安排,从而延伸我国实力空间,创造对自己更有利的地缘环境。然而,实现控制与利益会是一蹴而就的,对方不会“束手就擒”,而会展开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因此,地缘性战略产业运作需要长期的谋划和布局。第三,地缘性战略产业是在执行国家意志,背后需要国家支持。首先,需要国家支持或指导地缘性战略产业的经济行为;其次,需要以传统的地缘政治手段——诸如外交谈判,甚至是战争——作为保护力量。根据以上分析,地缘性战略产业的概念模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格局演化,综合机制


第 3 章 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建构机制机制已在前文做了详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综上,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是各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截面,每个因子的作用力或大或小,方向各异,并且着力点不同,它们会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决定了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方向和强度,使其由一种平衡状态演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平衡是相对的,短暂的;演化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我们可以运用干预手段人为地改变影响因子,使地缘经济格局朝有利的方向演化,从而建构新的地缘经济格局,这就是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建构的综合机制。


本文编号:3237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237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