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从“中国实践”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域转向”

发布时间:2021-07-25 16:15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个致力于"个体与共同体"协调发展的理想、制度与社会实践运动。但是,究竟该如何贯穿和连接"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诸多限制呢?在新时代语境下,超越区域地理学、空间经济学、行政规划学等专业学科话语,重新反省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既是领会和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从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致力于"均衡"的理想型发展模式,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非均衡"的现实型发展模式,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趋于理想"的新发展模式,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迫切需要"区域转向"的新时代。从当下人类全球化社会发展困境的大视野、大命题、大趋势看,致力于"区域社会发展"是连接全球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一条必然的空间实现路径。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社会"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的美好愿景,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现代性批判和重构特性,最终真正促成人类社会发展"文明共同体"的早日实现。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实践”的“区域转向”
    1. 致力于“区域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
    2. 着力于“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8年)
    3. 区域协调发展的开启与初创阶段(1999—2011年)
    4. 新发展理念下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域转向”特征
    1. 致力于“超越增长”的区域转向
    2. 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转向
    3. 致力于“人民共享”的区域转向
    4. 致力于“综合创新”的区域转向
    5. 致力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区域转向
    6. 致力于“内外协调”的区域转向
    7. 致力于人类社会发展“文明共同体”的区域转向
三、 “区域转向”的实践优化
    1. “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统一
    2. “城市化与区域化”的统一
    3. “城镇化与区域化”的统一
    4. “去行政化与区域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五大发展理念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自觉[J]. 李振.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1)
[2]区域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融合——深圳、珠海、浦东城市化进程的启示[J]. 鲍宗豪,李振,向昆.  社会科学. 2000(06)



本文编号:3302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302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