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5:0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同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加快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研究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启示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个层面研究资源优化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系统分析了交通类、产业类和生态环境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机理。然后利用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进行测量,详细分析了各项指标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并应用ArcGIS技术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城镇规模和结构的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演化博弈论模型论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都市圈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化图
注:A-D 的时间截面分别为: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和 2015 年图 6.5 京津冀都市圈中城市影响力场强格局演化图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索体系演化是集聚经济空间竞争的结果。集聚经济在城市化初期和单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城时,城市规模会突破相应的界限,之后集聚的经济效应就会转变为论证了城市空间演化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必然性,也进一步说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认为,基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应以加快发展京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优化的重点。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决一核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启动京津要发展引擎;围绕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轴聚集资源要素;按照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四大功能区
图 6.6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京津冀空间布局础设施建设保障路径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区域交通基础设、互补的产业格局,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的综合疏通铁路、水路、公路以及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模式。结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交通资源的效用,进而为区域经济撑。就整个产业生态的布局而言,需要将产业布局的优化合起来,进而疏通产业空间内部的联系。年的高强度建设,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建设已经初交通瓶颈问题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交通里程和效率都在得制约问题的断头路、劣质路的建设和改造,正在或已经纳规划纲要》统领之下的十二项专项规划中,依托图 6.6 所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应具备如下特主要城市的一小时交通通勤圈,局部地区的两小时可达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生延超. 理论学刊. 2017(06)
[2]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定量测度[J]. 张杨,王德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3]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与展望[J]. 薄文广,殷广卫.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单边治理与共同治理的比较[J]. 皮建才,赵润之. 经济评论. 2017(05)
[5]基于距离协同模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测度[J]. 李健,范晨光,苑清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8)
[6]区域协同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研究[J]. 何剑,王欣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1)
[7]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 马燕坤. 经济管理. 2016(12)
[8]“区—地”政策框架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 蔡之兵. 河北学刊. 2016(05)
[9]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总体评价(英文)[J]. 方创琳,刘海猛,李广东.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08)
[10]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管理创新研究[J]. 孙兵. 管理世界. 2016(07)
博士论文
[1]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 麻昌港.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D]. 宋英杰.山东大学 2013
[4]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志远.吉林大学 2012
[5]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 朱晓军.复旦大学 2008
[6]中国区域利益冲突及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 李新安.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美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绩效分析[D]. 邱洋萍.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3690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都市圈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化图
注:A-D 的时间截面分别为: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和 2015 年图 6.5 京津冀都市圈中城市影响力场强格局演化图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索体系演化是集聚经济空间竞争的结果。集聚经济在城市化初期和单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城时,城市规模会突破相应的界限,之后集聚的经济效应就会转变为论证了城市空间演化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必然性,也进一步说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认为,基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应以加快发展京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优化的重点。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决一核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启动京津要发展引擎;围绕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轴聚集资源要素;按照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四大功能区
图 6.6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京津冀空间布局础设施建设保障路径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区域交通基础设、互补的产业格局,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的综合疏通铁路、水路、公路以及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模式。结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交通资源的效用,进而为区域经济撑。就整个产业生态的布局而言,需要将产业布局的优化合起来,进而疏通产业空间内部的联系。年的高强度建设,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建设已经初交通瓶颈问题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交通里程和效率都在得制约问题的断头路、劣质路的建设和改造,正在或已经纳规划纲要》统领之下的十二项专项规划中,依托图 6.6 所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应具备如下特主要城市的一小时交通通勤圈,局部地区的两小时可达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生延超. 理论学刊. 2017(06)
[2]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定量测度[J]. 张杨,王德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12)
[3]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与展望[J]. 薄文广,殷广卫.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环境治理:单边治理与共同治理的比较[J]. 皮建才,赵润之. 经济评论. 2017(05)
[5]基于距离协同模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测度[J]. 李健,范晨光,苑清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8)
[6]区域协同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研究[J]. 何剑,王欣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1)
[7]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 马燕坤. 经济管理. 2016(12)
[8]“区—地”政策框架视角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 蔡之兵. 河北学刊. 2016(05)
[9]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总体评价(英文)[J]. 方创琳,刘海猛,李广东.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08)
[10]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管理创新研究[J]. 孙兵. 管理世界. 2016(07)
博士论文
[1]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 麻昌港.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集聚效应[D]. 宋英杰.山东大学 2013
[4]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 李志远.吉林大学 2012
[5]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 朱晓军.复旦大学 2008
[6]中国区域利益冲突及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 李新安.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美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绩效分析[D]. 邱洋萍.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3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31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