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6: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尽管大幅提高,但并未均等分享发展成果,基尼系数持续高于国际警戒线,其中,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贡献较大,低收入群体,尤其是贫困人群多数位于农村地区。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缓解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增加个人收入,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起到减缓作用。本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居民收入将逐步高度依赖自身劳动供给,而劳动供给又内涵于个人人力资本。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包括补偿效应、外溢效应以及错位效应。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作用机理进行简要评论,归纳其本质,并基于该本质,构建本文理论模型,探讨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模型主要结论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若其能够留存在农村部门,则城乡收入差距下降;若其大量流入城市部门,则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单纯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本文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5.1 城镇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 PVAR 脉冲响应图根据 PVAR 脉冲响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 3 个主要结论:1.给予城镇人力资本投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冲击效果在当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弱,从第 3 期至第 5 期起微弱正向冲击,最终趋向于稳定,总体上看,城镇人力资本投资会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理论模型结果基本一致。2.给予城镇人力资本存量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在当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弱,在第 3 期起正向冲击,从第 4 期开始趋于稳定,总体上看,城镇人力资本存量起负向冲击作用。3.给予城乡收入差距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镇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均呈扩大趋势,这与现实也较为吻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城市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不但可以使城镇居民有更多的支出用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原有人力资本存量,还能吸收农村地区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本存量。5.2.2 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关系
从表 5.9 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当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作用显著,在 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二者呈同方向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接近 10%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二者也呈同方向变化。根据第 3 列,当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存量均对其作用显著,且均呈负相关关系。第 4 列显示,当人力资本存量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存量作用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农村教育以及卫生医疗保险制度基本以政府为主导,虽然支持力度不及城市,分配不甚合理,但也得到了大量财政拨款,也就是说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梁贤艳、吴淑娴,2007),政府财政拨款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导致二者关系并不显著。从具体数据上看,我们也可以得到相似结论,在农村地区,劳动力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而这也正是政府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阶段。(2)基于 PVAR 模型的正交化脉冲响应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模拟次数为 500 次,变量顺序设置为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主要脉冲结果见图 5.2:
本文编号:3448421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5.1 城镇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 PVAR 脉冲响应图根据 PVAR 脉冲响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 3 个主要结论:1.给予城镇人力资本投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冲击效果在当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弱,从第 3 期至第 5 期起微弱正向冲击,最终趋向于稳定,总体上看,城镇人力资本投资会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理论模型结果基本一致。2.给予城镇人力资本存量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在当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弱,在第 3 期起正向冲击,从第 4 期开始趋于稳定,总体上看,城镇人力资本存量起负向冲击作用。3.给予城乡收入差距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城镇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均呈扩大趋势,这与现实也较为吻合,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城市具有更高的收入水平,不但可以使城镇居民有更多的支出用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原有人力资本存量,还能吸收农村地区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本存量。5.2.2 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关系
从表 5.9 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当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作用显著,在 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二者呈同方向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接近 10%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二者也呈同方向变化。根据第 3 列,当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存量均对其作用显著,且均呈负相关关系。第 4 列显示,当人力资本存量作为依赖变量时,滞后 1 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存量作用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农村教育以及卫生医疗保险制度基本以政府为主导,虽然支持力度不及城市,分配不甚合理,但也得到了大量财政拨款,也就是说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梁贤艳、吴淑娴,2007),政府财政拨款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导致二者关系并不显著。从具体数据上看,我们也可以得到相似结论,在农村地区,劳动力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而这也正是政府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阶段。(2)基于 PVAR 模型的正交化脉冲响应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模拟次数为 500 次,变量顺序设置为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主要脉冲结果见图 5.2:
本文编号:3448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4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