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信贷影响及其监管的高度关注。信贷周期的形成对经济周期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不容小觑。对于信贷周期的研究以及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相关关系的研究,在之前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信贷周期的顺周期性有着普遍认同的观点,而学者对于信贷周期的阶段逆周期性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选择我国的信贷余额与经济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实证分析出我国的信贷周期存在阶段逆周期性这一特征,并对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介绍了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形成的相关理论基础之后对我国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进行理论分析。首先采用1978年到2014年各项贷款余额和实际GDP的年度数据及其年度增长率,根据熊彼得周期理论“纯模式”的划分原则,对我国信贷和经济进行理论上的简单划分,之后通过理论分析出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的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其次采用各项贷款余额与GDP从1992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是运用B-N分解技术对各项贷款余额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信贷周期成分分解,其次是运用BP滤波技术对GDP的季度数据进行周期成分的过滤,得到两者的周期成分并对两者进行实证方面的周期划分,最后建立VEC模型得到的矩阵方程绘制出我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关系图,得到了我国信贷周期不仅存在顺周期性,还存在阶段逆周期性的结论,并且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IRF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证实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这种影响的显著性,还进一步观测到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和信贷周期的阶段逆周期现象。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先是总结实证结果,主要包括信贷周期划分及其特征、经济周期划分及其特征和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及其特征三个部分;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最后再根据实证最终得出的结论对我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方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资金使用效率、融资渠道以及逆周期监管四个方面。
【关键词】:信贷周期 经济周期 顺周期 阶段逆周期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F1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选题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现实意义11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3
- 1.3.1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存在顺周期性11-12
- 1.3.2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存在阶段逆周期性12
- 1.3.3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低12-13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13-14
- 1.4.1 研究的目标13
- 1.4.2 主要内容13-14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4
- 1.5 创新点与不足14-16
- 1.5.1 文章创新点14-15
- 1.5.2 文章不足之处15-16
- 第2章 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成因的理论基础16-22
- 2.1 信贷周期成因的理论基础16-19
- 2.1.1 信息不对称16-17
- 2.1.2 金融摩擦17-18
- 2.1.3 羊群效应18-19
- 2.2 经济周期成因的理论基础19-22
- 2.2.1 社会总需求19-20
- 2.2.2 通货膨胀20-21
- 2.2.3 外部冲击21-22
- 第3章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分析22-28
- 3.1 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理论划分22-25
- 3.1.1 熊彼得周期理论22-23
- 3.1.2 我国的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理论划分23-25
- 3.2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正向冲击25-26
- 3.3 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的负向冲击26-28
- 第4章 中国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测度28-38
- 4.1 中国信贷周期的测度28-34
- 4.1.1 B-N数据分解模型简介28-30
- 4.1.2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30-31
- 4.1.3 实证分析31-34
- 4.2 中国经济周期的测度34-38
- 4.2.1 BP滤波模型简介34-35
- 4.2.2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35
- 4.2.3 实证分析35-38
- 第5章 中国信贷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实证检验38-46
- 5.1 VEC模型简介38-39
- 5.2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39-40
- 5.3 实证分析40-46
- 5.3.1 单位根检验40
- 5.3.2 Johansen协整检验40-41
- 5.3.3 VEC模型的建立41-42
- 5.3.4 Granger因果分析42
- 5.3.5 IRF脉冲响应函数分析42-43
- 5.3.6 实证结果分析43-46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46-54
- 6.1 主要结论总结46-49
- 6.2 对策建议49-54
- 6.2.1 优化货币政策实施效果49-50
- 6.2.2 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50-51
- 6.2.3 扩宽融资渠道51-52
- 6.2.4 进行信贷逆周期监管52-54
- 参考文献54-57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57-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国江;;经济周期与波动对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09期
2 吴江;;论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发展[J];商业时代;2008年15期
3 吴瑞贤;;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19期
4 刘小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5 戴凤礼,赵炳元;如何认识经济周期的作用——兼评两种与此有关的观点[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小怡;“新经济”与经济周期[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曹晓虹;广东省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比[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薛吴健,张文科;经济周期的热力循环方法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9 薛吴健,董颖颖,张文科;经济周期的热力学方法分析[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严忠,刘亚琴;对中国现阶段所处经济周期的认识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权;王汉儒;;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演化的经济学分析——对次贷危机的另一种解释[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2 李秉文;王伟;;我国的经济周期性调控与兰州经济发展[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尚维;杨晓光;徐山鹰;张s,
本文编号:349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4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