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空经济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2021-11-24 22:08
临空经济区正在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临空经济区影响空间的区位差异,可将其溢出效应分为连续型、离散型两种类型,其中临空经济区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市场扩大机制和时空压缩机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城市间通航情况,构建临空经济区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国35个主要空港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临空经济区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确实存在,对总效应的贡献度高达1/3,对连续型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均具有强化作用,同时会随着航空运输网络的完善不断增强,即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若忽视这种效应会严重低估临空经济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此,为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离散型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应站在地区发展全局高度审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采取强化措施统筹安排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在国家层面明确临空经济区战略地位,把临空经济区建设纳入我国基本建设支出重点投资领域;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给予中西部临空经济区建设更多扶持;应强化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与组合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流通经济. 2020,34(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离散型空间溢出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空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径研究[J]. 曹允春,刘芳冰,罗雨,赵冰.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1)
[2]临空经济对区域发展的重构效应研究[J]. 汤凯.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3]民用机场区域服务能力的结构与空间格局——以长江经济带民用机场体系为例[J].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张璐璐,刘玮辰. 地理研究. 2019(06)
[4]人口增长、生产效率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理论及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余锦亮,卢洪友,朱耘婵. 财政研究. 2018(10)
[5]1999~2013年长三角主要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张蕾. 地理科学. 2018(05)
[6]中国临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马同光,齐兰.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4)
[7]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及产业结构升级[J]. 刘伟,蔡志洲. 管理世界. 2018(01)
[8]区域博弈、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J]. 尹正,倪志伟. 中国流通经济. 2017(12)
[9]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王全良. 地理研究. 2017(11)
[10]临空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机理和改革指向[J]. 高友才,汤凯. 经济管理. 2017(10)
本文编号:3516843
【文章来源】:中国流通经济. 2020,34(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离散型空间溢出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空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径研究[J]. 曹允春,刘芳冰,罗雨,赵冰.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1)
[2]临空经济对区域发展的重构效应研究[J]. 汤凯.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3]民用机场区域服务能力的结构与空间格局——以长江经济带民用机场体系为例[J].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张璐璐,刘玮辰. 地理研究. 2019(06)
[4]人口增长、生产效率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理论及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 余锦亮,卢洪友,朱耘婵. 财政研究. 2018(10)
[5]1999~2013年长三角主要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张蕾. 地理科学. 2018(05)
[6]中国临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马同光,齐兰.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4)
[7]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及产业结构升级[J]. 刘伟,蔡志洲. 管理世界. 2018(01)
[8]区域博弈、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J]. 尹正,倪志伟. 中国流通经济. 2017(12)
[9]基于动态空间模型的中国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王全良. 地理研究. 2017(11)
[10]临空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机理和改革指向[J]. 高友才,汤凯. 经济管理. 2017(10)
本文编号:351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1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