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高铁开通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1: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众多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所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却成为“问题区域”。资源型城市面临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挤出、产业结构单一、制度环境劣化、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甚至被认为遭遇“资源诅咒”。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是新时代化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当前,高铁网络的形成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高铁开通为资源型城市融入全国城市网络、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因此,本文基于高铁开通视角,研究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本文使用机理阐释、计量检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因为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缓解其普遍面临的“资源诅咒”困境,所以首先在介绍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上,从理论层面阐释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形成机制以及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机理;之后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中国资源型城市遭遇的“资源诅咒”现象,并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然后使用DID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根据...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铁开通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


本文基本框架

劳动力,要素流动,资源型城市,可达性


23图 2.1 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机制(1)加快要素流动第一,劳动力可达性优化引致劳动力池效应。劳动力池效应指劳动力集中在某一地区,形成类似于“池子”般的一个劳动力聚集地,从而在概率上提高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的难易程度,不仅节约了用人单位和劳动力之间彼此匹配的成本,还大幅缩减了劳动者的失业时间和失业概率。所以,劳动力池效应对雇佣关系双方都大有裨益。人口数量、专业技能及待招岗位相互综合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一方来看,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在不同区域之间存

实证研究,思路,资源


图 3.12 “资源诅咒”实证研究思路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2020 年)》中资源型城市的名单,刨除个别指标数据残缺严本的空间范围为全国地级层面上的 115 个资源型城市。而样根据高铁发展历程和数据可得性(下文有详述),确定为 20级市层面的相关经济数据来自于 2003——2016 年度《中国统统计年鉴》。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1)“资源诅咒”存在性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源诅咒”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以中国中部36个资源型城市为例[J]. 王嘉懿,崔娜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诅咒”还是“福音”:资源丰裕程度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增长?[J]. 李江龙,徐斌.  经济研究. 2018(09)
[3]高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徐兰客运专线的实证分析[J]. 张恒龙,陈方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么?——基于2004—2013年国家级高速公路建设和县级经济面板数据的分析[J]. 董晓芳,刘逸凡.  南开经济研究. 2018(04)
[5]中国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的空间联系格局[J]. 蒋海兵,祁毅,李传武.  经济地理. 2018(07)
[6]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可达性格局及演变[J]. 梅琳,黄柏石,敖荣军,高喆.  经济地理. 2018(06)
[7]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J]. 陈娱,金凤君,陆玉麒,陈卓,杨宇.  地理学报. 2017(12)
[8]中国三大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结构与特征[J]. 赵映慧,初楠臣,郭晶鹏,姜博,朱亮.  经济地理. 2017(10)
[9]高铁时代甘肃省中心城市可达性演变特征分析[J]. 王天睿,陆玉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7(09)
[10]高铁开通促进了地区制造业集聚吗?——基于京广高铁的准自然试验研究[J]. 李雪松,孙博文.  中国软科学. 2017(07)



本文编号:3518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18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