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9:30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坚力量,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现在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贫富差距的情况继续存在,正逐渐成为影响我们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非常复杂,例如:1、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居民财产收入结构的不同,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2、国家相关政策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不均衡,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不协调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不断增加,进而成为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矛盾。论文试分析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状况与带来的危害,由此为出发点探讨了我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解决贫富差距较大问题的基本路径。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存在贫富差距是为了让先富带动后富,市场竞争激励着贫穷地区从自身条件出发,积极寻找符合当地发展的出路,并且在政府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扶持下,实现双方的共同富裕。但是同样的政策之下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和发...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论文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框架和基本结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贫富差距的含义
(二)两极分化的概念
(三)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关系
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现状及危害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总体现状
(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
三、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三)精准扶贫政策不健全
(四)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不健全
(五)不正当不合法收入的存在
(六)没有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四、解决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经济
(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积极健全精准扶贫制度
(四)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改革
(五)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除不合理差别
(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国人民的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缩小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J]. 何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15)
[2]我国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根源[J]. 卫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3]试析两极分化的根源[J]. 周新城. 中华魂. 2010(08)
[4]我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分配原则的关系[J]. 汤在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5]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要实现税收公平[J]. 靳东升. 武汉金融. 2005(07)
[6]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 李中华. 求索. 2005(03)
[7]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心态影响[J]. 李培林. 经济导刊. 2005(Z1)
[8]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两极分化与反腐败[J]. 李福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9]当前城乡贫富两级分化的成因及对策[J]. 杨晓玲. 农村经济. 2004(10)
[10]贫富差距原因与对策分析[J]. 何小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D]. 朱博.西南财经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及其解决[D]. 杨翠.浙江理工大学 2015
[2]关于有效控制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D]. 郭婧.宁波大学 2013
[3]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的治理路径抉择研究[D]. 魏翠玲.信阳师范学院 2010
[4]对转型时期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D]. 王飞.贵州师范大学 2008
[5]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D]. 曲卫红.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9867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论文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框架和基本结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贫富差距的含义
(二)两极分化的概念
(三)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关系
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现状及危害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总体现状
(二)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
三、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三)精准扶贫政策不健全
(四)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不健全
(五)不正当不合法收入的存在
(六)没有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四、解决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经济
(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积极健全精准扶贫制度
(四)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改革
(五)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除不合理差别
(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国人民的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缩小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J]. 何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15)
[2]我国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根源[J]. 卫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3]试析两极分化的根源[J]. 周新城. 中华魂. 2010(08)
[4]我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分配原则的关系[J]. 汤在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5]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要实现税收公平[J]. 靳东升. 武汉金融. 2005(07)
[6]透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拉大[J]. 李中华. 求索. 2005(03)
[7]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心态影响[J]. 李培林. 经济导刊. 2005(Z1)
[8]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两极分化与反腐败[J]. 李福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9]当前城乡贫富两级分化的成因及对策[J]. 杨晓玲. 农村经济. 2004(10)
[10]贫富差距原因与对策分析[J]. 何小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D]. 朱博.西南财经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及其解决[D]. 杨翠.浙江理工大学 2015
[2]关于有效控制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思考[D]. 郭婧.宁波大学 2013
[3]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的治理路径抉择研究[D]. 魏翠玲.信阳师范学院 2010
[4]对转型时期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D]. 王飞.贵州师范大学 2008
[5]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D]. 曲卫红.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9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