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1:11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这是我国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区域。但是近年来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遇到诸多问题,协同推进五化成为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掌握协同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新五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新五化”协调发展模型和地理学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揭示我国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新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发展不水平差异大。十年间,我国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有提升空间,各化发展不协调,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工业化发展程度最好,起点较高,速度逐渐缓慢;信息化起点最低,发展速度最快,其次是城镇化;绿色化发展速度逐年上升;农业现代化一直缓慢发展。总体上新型工业...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环渤海地区分布图
图 3-2 2005-2015 年环渤海地区各地市工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Fig.3-2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value in the whole area of Bohai Rim area is the proportion ofGDP from 2005 to 2015由图 3-2 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 44 个地级市中东营市的工业总产值所占 GDP 比重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J]. 李梦楠. 经营管理者. 2017(24)
[2]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 侯纯光,程钰,任建兰. 经济地理. 2016(10)
[3]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J]. 颜双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测度[J]. 潘竟虎,胡艳兴,刘晓,张建辉. 地理科学. 2016(04)
[5]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J].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康珈瑜,高岭.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1)
[6]新常态下绿色化的内涵解析及其实践要求[J]. 李本松. 理论与现代化. 2016(01)
[7]面向“新五化”的地理学创新研究——“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暨黄河分会学术年会”述评[J]. 赵明华,王志宝,韩荣青,任建兰. 地理学报. 2015(11)
[8]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测度[J]. 潘竟虎,胡艳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9)
[9]基于ESDA和GWR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格局[J]. 胡艳兴,潘竟虎,陈蜒,张建辉. 经济地理. 2015(05)
[10]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 范辉,刘卫东,张恒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1)
博士论文
[1]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D]. 姜玉砚.山西财经大学 2016
[2]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D]. 叶敏弦.福建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我国“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代玉虎.西安邮电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0026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环渤海地区分布图
图 3-2 2005-2015 年环渤海地区各地市工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Fig.3-2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value in the whole area of Bohai Rim area is the proportion ofGDP from 2005 to 2015由图 3-2 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 44 个地级市中东营市的工业总产值所占 GDP 比重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J]. 李梦楠. 经营管理者. 2017(24)
[2]山东省“新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 侯纯光,程钰,任建兰. 经济地理. 2016(10)
[3]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J]. 颜双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4]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测度[J]. 潘竟虎,胡艳兴,刘晓,张建辉. 地理科学. 2016(04)
[5]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J].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康珈瑜,高岭.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1)
[6]新常态下绿色化的内涵解析及其实践要求[J]. 李本松. 理论与现代化. 2016(01)
[7]面向“新五化”的地理学创新研究——“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暨黄河分会学术年会”述评[J]. 赵明华,王志宝,韩荣青,任建兰. 地理学报. 2015(11)
[8]中国城市群“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测度[J]. 潘竟虎,胡艳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9)
[9]基于ESDA和GWR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格局[J]. 胡艳兴,潘竟虎,陈蜒,张建辉. 经济地理. 2015(05)
[10]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 范辉,刘卫东,张恒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1)
博士论文
[1]四化同步进程中的产城融合研究[D]. 姜玉砚.山西财经大学 2016
[2]县域绿色经济差异化发展研究[D]. 叶敏弦.福建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我国“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代玉虎.西安邮电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0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2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