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9 11:5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我国经济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步扩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虽说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积极性和经济效率,但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却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比如贫困、社会动荡等,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首先对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从理论层面诠释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依据和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比较多个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确定应用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别建立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与城乡泰尔指数、区域泰尔指数、产业泰尔指数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税收视角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税收调节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研究发现:在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程中,流转税起到辅助作用;应起到主...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依据
一、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外在依据
二、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依据
第二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作用机理
一、税制结构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机制
二、各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机制
第三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局限性
一、税收无法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二、税收只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工具之一
三、税收对初次分配调节有限
四、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滞后性
第三章 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第一节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量
一、城乡收入差距
二、区域收入差距
三、产业收入差距
第三节 对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总结
一、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二、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三、产业收入差距分析
第四章 税收调节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和数据
第二节 税收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三节 税收与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四节 税收与产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制体系构建
第一节 逐步建立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模式
第二节 完善所得税制度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
二、完善企业所得税
三、开征社会保障税
第三节 完善财产税制度
一、继续推进房产税改革
二、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第四节 完善流转税制度
一、完善增值税
二、改革营业税
第五节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一、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二、建立双向申报制度
三、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制度、模式与体系[J]. 王化敏.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2]论新形势下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完善[J]. 薛海骏. 税收经济研究. 2013(02)
[3]关于进一步推动房产税改革的思考[J]. 苑新丽,李维萍. 中国房地产. 2013(06)
[4]浅谈营业税改革[J]. 杨秀菊. 经营管理者. 2013(02)
[5]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 郭庆旺,吕冰洋.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6]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税制模式的思考[J]. 贺娜. 企业导报. 2012(17)
[7]从三次分配看中国分配问题的严重性[J]. 吴练达,高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2(02)
[8]现行消费税分析:公平与效率视角[J]. 李建军,单年宏. 当代经济管理. 2012(02)
[9]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个典型的模型分析[J]. 陈南旭,何眉. 经济师. 2012(01)
[1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 吕炜,储德银. 经济学动态. 2011(12)
本文编号:3526455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依据
一、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外在依据
二、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依据
第二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作用机理
一、税制结构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机制
二、各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机制
第三节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局限性
一、税收无法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二、税收只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工具之一
三、税收对初次分配调节有限
四、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滞后性
第三章 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第一节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量
一、城乡收入差距
二、区域收入差距
三、产业收入差距
第三节 对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总结
一、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二、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三、产业收入差距分析
第四章 税收调节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和数据
第二节 税收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三节 税收与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四节 税收与产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制体系构建
第一节 逐步建立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模式
第二节 完善所得税制度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
二、完善企业所得税
三、开征社会保障税
第三节 完善财产税制度
一、继续推进房产税改革
二、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第四节 完善流转税制度
一、完善增值税
二、改革营业税
第五节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一、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二、建立双向申报制度
三、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制度、模式与体系[J]. 王化敏.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2]论新形势下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完善[J]. 薛海骏. 税收经济研究. 2013(02)
[3]关于进一步推动房产税改革的思考[J]. 苑新丽,李维萍. 中国房地产. 2013(06)
[4]浅谈营业税改革[J]. 杨秀菊. 经营管理者. 2013(02)
[5]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 郭庆旺,吕冰洋.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6]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税制模式的思考[J]. 贺娜. 企业导报. 2012(17)
[7]从三次分配看中国分配问题的严重性[J]. 吴练达,高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2(02)
[8]现行消费税分析:公平与效率视角[J]. 李建军,单年宏. 当代经济管理. 2012(02)
[9]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个典型的模型分析[J]. 陈南旭,何眉. 经济师. 2012(01)
[1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 吕炜,储德银. 经济学动态. 2011(12)
本文编号:352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2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