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技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要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关键是科技成果要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还未对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形成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有效机制。近年来,镇江市科研水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2-2014年镇江市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分别为195、203、215项,但与苏南其他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科技成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何让其及时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其具有实用性,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学术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回顾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描述。然后,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设计了一套简明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了镇江市这几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变化,揭示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加强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镇江市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能力逐年加强;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能力位于江苏省的中等水平,与南通市和扬州市水平相当,但是和苏南其它城市相比则处于落后地位。主要问题在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较少,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强度弱,企业科技活动能力欠缺;拥有专利量较少,科技成果不足;技术市场不完善,企业吸收和消化能力不强;转化效益偏弱,产出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本文提出的建议为:加大财力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培养多功能人才,促进科技人员积极性;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强化中试环节,搞好引进消化吸收。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1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2.3 文献研究总结13-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14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7
- 第二章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概述17-25
- 2.1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述17-22
- 2.1.1 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17-18
-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构成18-19
- 2.1.3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19-20
- 2.1.4 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20-22
-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借鉴22-25
- 第三章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25-32
- 3.1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25-28
- 3.2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现状28-30
- 3.3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效益30-31
- 3.4 政策环境31-32
- 第四章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分析32-58
- 4.1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35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2-33
- 4.1.2 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33-35
- 4.2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法的选择35-38
- 4.2.1 层次分析法36-37
- 4.2.2 因子分析法37-38
- 4.3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实证计算38-58
- 4.3.1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纵向发展分析38-46
- 4.3.2 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与江苏省其他城市横向比较分析46-58
- 第五章 加快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58-63
- 5.1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力投入58-59
- 5.2 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59-60
- 5.3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60-61
- 5.4 强化中试环节,搞好引进消化吸收61-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6.1 研究结论63
- 6.2 研究特色63-64
- 6.3 不足与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也壮,周军,石春生,倪文斌;科技成果价值的分析及对评估的影响[J];科研管理;2000年02期
2 李淅红,陈英;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J];河南科技;2000年10期
3 徐无恙;团结协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J];中国机电工业;2000年10期
4 ;“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通过专业评审[J];经济与管理;2000年02期
5 谢传仓;有效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6 林子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J];适用技术市场;2000年07期
7 王景云;浅议科技成果的转化[J];电站系统工程;2001年06期
8 王家骏;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1期
9 ;可供转让与合作开发的科技成果荟萃[J];科技与经济;2001年05期
10 孙华;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围绕主体培育加强环境建设[J];山西科技;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面临的若干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王嘉;曹代勇;;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指标与方法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永兴;姜爱芹;;中国大陆茶业科技成果和专利计量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4 ;《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编委会[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5 黄梅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A];福建农垦实践与探索[C];1998年
6 乔文峰;宋莹莹;;让科技成果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7 党明德;;高校应积极争取风险投资[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徐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及误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王艾军;刘岩;;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思维[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10 韩孔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分析及选择[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黄涛;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长江日报;2007年
2 记者 马国栋 通讯员 赵学钢;济南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N];人民铁道;2007年
3 贾磊;政府层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不同职能[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京季;2007年我省科技成果显著增加[N];青海日报;2008年
5 实习生 周洁 记者 郭伟;我省科技成果较上年增一成[N];河北日报;2009年
6 李旭;为科技成果保个险[N];科技日报;2000年
7 大理州科技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 覃晓玲;加强科技成果登记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N];大理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张璐;千项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N];天津日报;2011年
9 安可;安徽召开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10 张敏 记者 吴长锋;安徽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行动[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嘉;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黄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杰;云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涛;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康鹏;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翔;小微企业吸纳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定价模型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娜;我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养军;文物保护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7 甄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8 赵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与建议[D];南京大学;2015年
9 谭国勋;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雪薇;技术供需主体行为对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镇江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5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