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9: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方面经历了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问题却日益突出,这一直是学术界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同时从教育和健康的角度,采用比较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从定性和定量双重角度研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并且将教育和健康作为生产要素同时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出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其次,本文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测算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同时采用功效函数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生活状况、卫生服务和保健状况三个角度综合测算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健康人力资本存量,并且分析了我国各个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健康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再次,本文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回归方程,选取1996-2016年面板数据,测算出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各个地区人均实际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产出弹性,并且从地区和资本的视角分析地区差异,得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地区间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均值变化趋势图

人力资本存量,变化趋势,就业人员


图 3.2 我国东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变化趋势图1996-2016 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发展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地区内各省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从绝对数的角度看,北京市的就业人员平受教育年限一直位居第一,2016 年北京市就业人员的平均教育程度已达到大专学历。西省和福建省的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当地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局限于初中文化程度。从增长率的角度看,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的教育人力资本量的增长情况最佳,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直辖市的教育水平提高最快,而辽宁省的教育力资本存量增长最慢,说明辽宁省的教育水平提高最慢。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较高,与当地的政策、学校教育、工业发水平和就业机会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集中了相对较多的优秀中小和高等学府,当地居民从小到大成长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生长环境中,从而这些居民的教育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我国东部地区历史开发较早,交通输方便,技术条件好,当地的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样就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可以满足当地从业人员的就业需求,还会吸引大

趋势图,趋势图,存量,就业人员


图 3.3 我国中部地区各省市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变化趋势图1996-2016 年期间,我国中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发展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并且其区域内的差距也逐年缩小。从绝对数的角度看,山西省就业人员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安徽省的就业人员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从增长率的角度看,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增长情况最佳,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增长速度最慢。我国中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于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基本和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这是因为中部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其交通运输和技术水平都超过了西部地区,但诸多方面都不及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都偏向于中等水平,因此人才的流入和创造的就业机会介于东西部地区之间,进而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也介于东西部地区之间。与此同时,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和东部地区的辽宁省情况类似,早期因为经济起步早,就业人员的教育存量水平较高,而后期因为市场经济环境等因素,许多优秀的人力纷纷迁徙至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导致近年来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提高缓慢,并逐步落后于山西省和湖北省等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于东平,段万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公共卫生支出、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 骆永民.  南方经济. 2011(04)
[3]教育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唐祥来.  经济经纬. 2008(06)
[4]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  管理世界. 2008(03)
[5]精神资本引论[J]. 黎育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6]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 罗凯.  经济科学. 2006(04)
[7]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  管理世界. 2006(05)
[8]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 范柏乃,来雄翔.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9]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 郭庆旺,贾俊雪.  经济研究. 2005(06)
[10]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分析[J]. 郭继强.  经济学(季刊). 2005(02)



本文编号:3604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04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