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识别

发布时间:2022-01-23 12:26
  城乡绿色发展效率对高效低耗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鲁南经济带35个县(市、区)13 a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脱钩状态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计量模型,对2005—2017年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是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其贡献度不断下降,而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对于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逐年增强;(2)研究期内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具有空间分异性,绿色TFP的高效率区和次高效率区有向东北和西南地区集中的趋势;(3)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脱钩关系出现反复,由负脱钩(耦合)到脱钩再到负脱钩,整体上城乡绿色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与非协调(或低级耦合)阶段;(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粮食产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高作用力影响指标,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解释力远超单因子,反映出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识别


研究区域示意图

空间分布,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绿色


为进一步从空间视角分析鲁南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的分布特征,根据2006—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选取2006年与2017年截面数据,借助于ArcGIS软件可视化分析功能,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将其分为四类:高效率区、次高效率区、次低效率区、低效率区(图2)。由图2可知,研究期限内鲁南经济带绿色TFP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改善,四大效率分布区域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次高效率区域数量明显增长,由2006年13个增至2017年18个,而低效率区域则由2006年8个减至2017年1个。同时高效率区域和次高效率区域所占比例也由2006年57.14%升至2017年62.86%,由此说明,鲁南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发生了相对明显的改善。2007年针对山东省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构想,其中鲁南经济带作为发展南翼。2008年《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进一步推动了鲁南经济带互补性与兼容性发展,且2013年《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与2014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均提出要促进鲁南经济带由点状集聚向带状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从空间上分析,鲁南经济带绿色TFP的高效率区和次高效率区有向东北和西南地区集中的趋势,反映出研究期限内鲁南经济带东部和西部地区绿色TFP改善程度相对优于中部地区,可能由于西部地区直接受到中原城市群和济南省会都市圈涓滴效应,而东部地区受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都市圈直接带动作用,相对促进了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中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区域发展的地形阻隔因素相对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产业生态化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17地市时空面板数据[J]. 郭付友,佟连军,刘志刚,赵海杰,侯爱玲.  地理研究. 2019(09)
[2]广东省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国俊,邓毛颖,姚洋洋,李雄英.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8)
[3]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及其空间驱动机制研究[J]. 黄磊,吴传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8)
[4]强可持续理念下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J]. 肖黎明,张仙鹏.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2)
[5]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分析[J]. 车磊,白永平,周亮,汪凡,纪学朋,乔富伟.  地理科学. 2018(11)
[6]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识别[J]. 狄乾斌,梁倩颖.  地理科学. 2018(10)
[7]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及区域问题识别[J]. 李汝资,刘耀彬,王文刚,孙东琪.  地理科学. 2018(09)
[8]振兴以来东北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J]. 郭付友,侯爱玲,佟连军,马振秀.  经济地理. 2018(08)
[9]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基于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J]. 叶仁道,张勇,罗堃.  技术经济. 2017(11)
[10]“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文博,邓玲,尹传斌.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本文编号:3604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04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