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价值链嵌入如何影响中国的空气污染
发布时间:2022-07-14 20:02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基础数据,深入考察亚太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亚太价值链嵌入加剧了中国的空气污染,且后向嵌入的加剧作用强于前向嵌入;从动态视角看,亚太价值链嵌入与空气污染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总体和后向嵌入仍处于亚太价值链嵌入的空气污染恶化区间,而前向嵌入处于空气污染恶化区间与改善区间的交界地带。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嵌入对象异质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产出规模扩大和空气污染排放强度提高是亚太价值链嵌入加剧空气污染的两个重要渠道,且产出规模扩大的中介效应更为凸显。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实证模型设定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2. 核心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方法选择
(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三)考虑内生性问题的稳健性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1. 区分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
2. 区分低技术与中高技术行业
三、亚太价值链嵌入影响空气污染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中介效应模型与指标度量
(二)作用机制检验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J]. 吕越,陈帅,盛斌. 管理世界. 2018(08)
[2]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了企业排污强度吗——基于PSM匹配及倍差法的微观分析[J]. 余娟娟. 国际贸易问题. 2017(12)
[3]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进步与污染排放——基于中国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飞,孙文远,张松林.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2)
[4]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 毛其淋,许家云. 经济学(季刊). 2017(02)
[5]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J]. 林伯强,李江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9)
[6]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研究[J]. 张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7)
[7]环境管制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隐性经济的视角[J]. 余长林,高宏建.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7)
[8]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谢建国,姜珮珊. 经济学(季刊). 2014(04)
[9]跨国外包体系中的技术溢出与承接国技术创新[J]. 王俊.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10]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盛斌,吕越.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5)
本文编号:3661786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实证模型设定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2. 核心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方法选择
(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三)考虑内生性问题的稳健性检验
(四)异质性分析
1. 区分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
2. 区分低技术与中高技术行业
三、亚太价值链嵌入影响空气污染的作用机制检验
(一)中介效应模型与指标度量
(二)作用机制检验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J]. 吕越,陈帅,盛斌. 管理世界. 2018(08)
[2]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了企业排污强度吗——基于PSM匹配及倍差法的微观分析[J]. 余娟娟. 国际贸易问题. 2017(12)
[3]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进步与污染排放——基于中国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飞,孙文远,张松林.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2)
[4]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 毛其淋,许家云. 经济学(季刊). 2017(02)
[5]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J]. 林伯强,李江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9)
[6]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研究[J]. 张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7)
[7]环境管制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基于隐性经济的视角[J]. 余长林,高宏建.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7)
[8]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谢建国,姜珮珊. 经济学(季刊). 2014(04)
[9]跨国外包体系中的技术溢出与承接国技术创新[J]. 王俊.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10]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盛斌,吕越.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5)
本文编号:3661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6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