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关键环节与系统效能
发布时间:2022-07-15 13:43
根据创新生态向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指出科技创新治理由此勃兴。从创新生态系统3个主要特征出发,指出技术、组织和机制是影响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的3个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要增强使能技术、进化型组织、政策企业家在中国科技创新治理过程的探索实践。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影响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技术、组织和机制(TOM)
1.1 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普及
1.2 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演进
1.3 关键机制的形成和优化
2 基于TOM的标志性核心要素发展新趋势
2.1 使能技术:治理能力涌现的技术基石
2.2 进化型组织:达成善治的标志性物种
2.3 政策企业家:机制和政策创新的重要推手
3 基于TOM的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关键瓶颈分析
3.1 技术类因素:科技创新效果数据信息易得性需提高
3.2 组织类因素:科研机构尚未获得完整的法人格
3.3 机制类因素:创新政策博弈过程质量仍需提高
4 从TOM视角思考中国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的提升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 李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7)
[2]科技创新的不可预见性:预见和规划的重要理念基石[J]. 李万. 创新科技. 2019(02)
[3]政策企业家如何影响政策创新:政策过程的视角[J]. 陈天祥,李仁杰,王国颖.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4]波斯特超级全景监狱与福柯全景监狱比较研究[J]. 吕安心. 学理论. 2017(07)
[5]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 李万,常静,王敏杰,朱学彦,金爱民. 科学学研究. 2014(12)
[6]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 喻国明. 人民论坛. 2009(15)
本文编号:366215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影响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技术、组织和机制(TOM)
1.1 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普及
1.2 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演进
1.3 关键机制的形成和优化
2 基于TOM的标志性核心要素发展新趋势
2.1 使能技术:治理能力涌现的技术基石
2.2 进化型组织:达成善治的标志性物种
2.3 政策企业家:机制和政策创新的重要推手
3 基于TOM的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关键瓶颈分析
3.1 技术类因素:科技创新效果数据信息易得性需提高
3.2 组织类因素:科研机构尚未获得完整的法人格
3.3 机制类因素:创新政策博弈过程质量仍需提高
4 从TOM视角思考中国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的提升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 李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7)
[2]科技创新的不可预见性:预见和规划的重要理念基石[J]. 李万. 创新科技. 2019(02)
[3]政策企业家如何影响政策创新:政策过程的视角[J]. 陈天祥,李仁杰,王国颖.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4]波斯特超级全景监狱与福柯全景监狱比较研究[J]. 吕安心. 学理论. 2017(07)
[5]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 李万,常静,王敏杰,朱学彦,金爱民. 科学学研究. 2014(12)
[6]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 喻国明. 人民论坛. 2009(15)
本文编号:3662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6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