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率看中国消费潜力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15 11:59
无论是进行同期比较,还是在相同的人均GDP水平上进行比较,中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是偏低的,既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中国周边的代表性国家。重要的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低于第一个10年,其峰值降低了2.23个百分点。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消费市场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还有较大的潜力或潜能。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要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把消费率提高到应有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NI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NI中所占的比重,这两个比重对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是重要的。这也提示我们,需要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入手,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稳步增长。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中国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与消费潜力
三、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被低估了吗
四、为什么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
五、结束语: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系统工程而非重点工程——一个基于文献的述评[J]. 韩雷,彭家欣. 经济科学. 2019(03)
[2]我国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赵鑫铖.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3)
[3]城镇化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理论与实证分析[J]. 刘子兰,李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4]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消费形势和今后走势[J]. 臧旭恒. 学术月刊. 2017(09)
[5]我国居民消费率的重新估算[J]. 何昀,毕波,张喆.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基于SVAR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因素分解与动态分析[J]. 张涛,刘洁.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3)
[7]中国消费率下降成因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傅程远. 经济问题探索. 2016(02)
[8]劳动者报酬占比、城乡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高帆. 学术月刊. 2014(11)
[9]隐性收入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低估的影响机理——基于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和实务的探讨[J]. 高敏雪. 统计研究. 2014(07)
[10]中国的消费率被低估了多少?[J]. 朱天,张军. 经济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662007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中国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与消费潜力
三、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被低估了吗
四、为什么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
五、结束语: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中国居民消费率:系统工程而非重点工程——一个基于文献的述评[J]. 韩雷,彭家欣. 经济科学. 2019(03)
[2]我国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赵鑫铖.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3)
[3]城镇化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理论与实证分析[J]. 刘子兰,李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4]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消费形势和今后走势[J]. 臧旭恒. 学术月刊. 2017(09)
[5]我国居民消费率的重新估算[J]. 何昀,毕波,张喆.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基于SVAR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因素分解与动态分析[J]. 张涛,刘洁.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6(03)
[7]中国消费率下降成因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傅程远. 经济问题探索. 2016(02)
[8]劳动者报酬占比、城乡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高帆. 学术月刊. 2014(11)
[9]隐性收入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低估的影响机理——基于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和实务的探讨[J]. 高敏雪. 统计研究. 2014(07)
[10]中国的消费率被低估了多少?[J]. 朱天,张军. 经济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662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66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