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对外产能合作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理论与现实依据

发布时间:2017-06-09 02:09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外产能合作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理论与现实依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际产能合作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现,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突破口,目前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我国推动产能合作还伴随着一些理论质疑,其中包括对污染转移的担忧,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寻求"污染避难所"。这一假说并不成立。尽管国内仍有不少污染型产能,但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对外合作的盈利空间很小。能够开展产能合作的企业通常清洁生产能力较强,环境成本占其总成本比重较低,不具备通过对外转移逃避环境责任的动机。而且,对外产能合作是由工程项目带动的全面合作,境外经营最终要实现属地化,在形成与当地原有产能的紧密产业链关系后,我国投资方治污控污的技术和经验将产生正向溢出。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国际产能合作 污染避难所 环境责任 共赢
【基金】: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环境比较优势分析”(项目编号:YZZ130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有偏技术进步下产能利用不足发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503198)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陕西化解产能过剩的出口市场机遇研究”(项目编号:2015ZD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5
【正文快照】: 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初见成效。同时,国际上对中国对外产能合作存在个别质疑,担心中国的产业输出会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然而,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的实践证明,这种理论质疑是多余的。与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萌;;“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时效性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4期

2 赵哲;罗永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的实证检验[J];生态经济;2008年07期

3 卿树涛,彭捷;中国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J];北方经济;2005年05期

4 王军;;理解污染避难所假说[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陈红蕾;陈秋锋;;“污染避难所”假说及其在中国的检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志辉;“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研究进展[J];学海;2005年02期

7 叶刘刚;尹萌;;污染密集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效性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16期

8 王绪龙;;外商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9年01期

9 傅京燕;张珊珊;;中美贸易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研究——基于内含污染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10 徐圆;;从中国进口高污染品是否改善了发达国家的国内环境?——基于细分行业贸易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论丛;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硕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DUMITRU ALEXANDRA ALINA;试理解污染避难所的假设[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管陵;“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政治经济学[D];苏州大学;2008年

3 夏世富;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4 向晶睛;污染避难所假说:中国的验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强;规模经济下“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秋锋;外商投资和我国的环境管制政策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外产能合作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理论与现实依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434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