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和突变模型的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粗糙集和突变模型的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城市化和经济迅猛发展,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寻求生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道路,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和顺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步入我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行列,对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是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江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等相关资料,结合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相统一、“3R”原则与可持续目标相结合、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以及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关于江西省经济发展、社会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四大准则20项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在各类统计资料中选取各个变量,运用粗糙集理论筛除冗余的指标信息和进行指标约简,最后结合对应突变模型进行综合量化运算,由各准则层综合得分进行生态经济区的等级划分,进而解决江西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应用粗糙集和信息熵的属性约简与重要度计算,去除冗余指标和计算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然后运用突变级模型对各指标层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了主观赋权;(2)江西省各地级市准则层重要度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依据综合量化值将江西省11个地级市划分成了4类等级:生态经济高等级地区(I)主要包括南昌市、萍乡市、上饶市,生态经济较高等级地区(II)主要包括九江市、新余市,生态经济中等级地区(III)主要涵盖景德镇、鹰潭、吉安,生态经济一般等级地区(IV)主要包赣州、宜春、抚州。因此,为把江西省建设成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区提供建议与对策,从而使江西省生态经济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粗糙集理论 突变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11-12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2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12-13
- 1.3.1 研究目的12
- 1.3.2 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3-16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技术路线14-16
- 2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理论基础16-20
- 2.1 生态经济理论16-17
- 2.1.1 生态经济理论内涵16
- 2.1.2 生态经济理论特征16-17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17
-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7
- 2.2.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7
- 2.3 粗糙集理论与突变理论17-20
- 2.3.1 粗糙集理论17-18
- 2.3.2 突变理论18-20
- 3 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20-28
- 3.1 建立评价体系的原则20-21
- 3.2 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1-22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21
- 3.2.2 指标选择的方法21-22
- 3.3 指标体系内容与框架22-23
- 3.3.1 指标体系内容22
- 3.3.2 指标体系框架22-23
- 3.4 粗糙集属性约简与重要度23-25
- 3.4.1 无量纲处理23
- 3.4.2 指标属性约简和重要度计算23-25
- 3.5 突变模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25-28
- 3.5.1 突变模型25-26
- (1)尖点突变归一模型25
- (2)燕尾突变归一模型25-26
- (3)蝴蝶突变归一模型26
- 3.5.2 生态经济发展突变性分析26-28
- 4 基于粗糙集和突变模型的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28-46
- 4.1 江西省概况28-30
- 4.1.1 江西省经济社会现状28
- 4.1.2 江西省资源情况28-29
- 4.1.3 江西省生态环境情况29-30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30-39
- 4.2.1 数据收集30-34
- 4.2.2 数据处理34-39
- 4.3 模型构建与计算39-40
- 4.3.1 模型构建39
- 4.3.2 模型计算39-40
- 4.4 结果与分析40-46
- 4.4.1 江西省生态经济要素发展分析40-43
- 4.4.2 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43-46
- 5 对策与建议46-50
- 5.1 壮大总量,优化产业机构46
- 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城市规划46-47
- 5.3 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倡导绿色消费模式47
- 5.4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环境保护力度47-50
- 6 结论与展望50-52
- 6.1 结论50
- 6.2 展望50-52
- 致谢52-54
- 参考文献54-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壬;陈兴伟;陈莹;李孝成;;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5期
2 李小军;方斌;;基于突变理论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域城镇化质量分区研究——以江苏省13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3期
3 刘蓓琳;苏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9期
4 黄勤;杨小荔;;我国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比较研究——基于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年03期
6 魏婷;朱晓东;李杨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厦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08年12期
7 李绍飞;孙书洪;王向余;;突变理论在海河流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7年11期
8 李艳;陈晓宏;张鹏飞;;突变级数法在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9 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述评[J];江汉论坛;2007年02期
10 张效莉;王成璋;王野;;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超边际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平;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621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2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