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两岸经贸关系走向
本文关键词:民进党当局“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两岸经贸关系走向
更多相关文章: 新经济发展模式 “新南向政策” 两岸经贸 台湾经济
【摘要】:民进党当局推行"新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以对抗大陆产业链为目标,力推岛内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以"安全"、"经济自主"为由,推动"新南向政策"和争取加入TPP,弱化两岸经贸关系。在台湾"新经济发展模式"冲击、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停滞、台湾民意新变化,以及两岸经贸遭遇瓶颈等多重压力下,大陆应在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两岸经贸关系的主导权,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搭配更具弹性的惠台政策,通过政党、地方县市、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多元渠道,持续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台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经济发展模式 “新南向政策” 两岸经贸 台湾经济
【分类号】:F127;D675.8
【正文快照】: 面对岛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困境,重新执政的民进党提出了以“创新、多元”为核心理念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民进党当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是“疏离大陆、靠拢美日”的发展路径。同时,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两岸经贸制度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监武;我国新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支撑新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01期
3 崔宪涛;“新经济”概念释义[J];理论视野;2001年05期
4 吴涛;;创新经济发展环境[J];共产党人;2003年07期
5 ;“新经济”新闻综述[J];人大研究;2000年06期
6 纪培荣;“新经济”与社会主义[J];理论学习;2002年06期
7 雷良玉;“新经济”之管见[J];湖湘论坛;2001年01期
8 袁宏伟,汤丽;“新经济”:潮涌中国[J];理论与改革;2001年04期
9 孙亚飞;美国“新经济”成长的制度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10 燕玉;;关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新创;;对新经济的认识和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井沿慧;;我国在新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点[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王效平;;日本企业制度因应新经济发展之变革[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仁伟;吴雪明;;美国“新经济”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卢耀如;;农业地学的当前任务[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税务总局计统司 刘新利;为新经济构建核算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美新经济对中国的启示[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记者 苏民;五大障碍制约新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00年
4 谭刘;通信制造 广东新经济的亮点[N];通信产业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共德 杜永明;碰撞新经济谁的道理硬[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6 李金龙;美国“新经济”的启示[N];湖南日报;2000年
7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省市区新经济详细评点[N];经济日报;2003年
8 通讯员 叶祥东 彭书桃 陈新树;阳新经济发展提速[N];湖北日报;2007年
9 邓郁松;新经济发展之路:跨越还是缩短[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特约通讯员 徐少亚 本报记者 何满怀;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江苏实现新经济发展的关键[N];江苏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麟斌;论中国发展“新经济”[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伟;对建立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3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66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