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承接产业转移是一国家或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以及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是内陆地区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的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对国际间产业转出研究的较多,也比较成熟,而对落后国家或地区如何进行承接产业转入研究的较少,且还比较稚嫩。比如,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动因、承接模式及承接能力与效用方面等。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以马克思的产业转移思想、西方经济学产业转移理论以及国内学者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为基点和借鉴。首先,描述了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特点,即承接产业转移来源相对集中、承接方式以集群式产业承接为主、承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等后,指出我国内陆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存在着缺乏科学定位、软环境差、引进产业雷同化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过度承接高污染产业等问题。其次,分析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承接产业转移经验,在改善产业承接环境、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政策、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对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所启示。最后,本文提出了为促进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健康发展的三大原则和五点政策建议。三大原则为:一是以为市场导向,科学制定产业转移政策;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三是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政策建议为:一是进一步改善产业承接环境;二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着力促进承接产业本地化;三是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四是加强地区政府合作,防止恶性竞争;五是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关键词】:内陆地区 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11-13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2.3 本文的创新点13
- 第2章 产业承接相关理论及我国学者研究13-19
- 2.1 马克思的产业转移思想14
- 2.2 西方经济学的产业转移理论14-16
- 2.3 我国产业转移承接问题研究现状16-19
- 第3章 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19-26
- 3.1 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20-23
- 3.1.1 内陆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加20-21
- 3.1.2 内陆地区承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1-22
- 3.1.3 承接产业转移来源相对集中22
- 3.1.4 承接方式以集群式产业承接为主22-23
- 3.2 我国内陆地区产业承接存在的问题23-26
- 3.2.1 产业选择缺乏科学定位23-24
- 3.2.2 承接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24
- 3.2.3 过度承接高污染产业24-25
- 3.2.4 产业引进雷同化,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25-26
- 第4章 国外产业承接的经验与启示26-32
- 4.1 国外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经验做法27-31
- 4.1.1 美国在区域产业转移承接上的经验做法27-28
- 4.1.2 日本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经验做法28-29
- 4.1.3 韩国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经验做法29-31
- 4.2 国外承接产业转移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启示31-32
- 第5章 促进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健康发展的原则与建议32-37
- 5.1 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32-33
- 5.1.1 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制定产业转移政策32-33
- 5.1.2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33
- 5.1.3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原则33
- 5.2 促进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33-37
- 5.2.1 改善产业承接环境33-34
- 5.2.2 发展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条建设34-35
- 5.2.3 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35
- 5.2.4 加强地区合作,,防止恶性竞争35
- 5.2.5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35-37
- 总结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华;胡田田;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年05期
2 陈斯;;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台湾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转移[J];价格月刊;2011年02期
3 张晨;;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4 汪慧玲;唐飞飞;刘旭哲;;甘肃省产业承接力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金融;2013年02期
5 孙殿丽;丁思文;;吉林省中小城市产业承接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3年24期
6 黄畅;;广西来宾产业承接力建设的可行性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1期
7 宋云文;;在实现产业承接中做好“对接”文章[J];领导科学;2009年06期
8 李捷;;产业承接力发展模式研究——以龙海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5期
9 钟清流;;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创新[J];求索;2010年05期
10 杨凡;陶涛;家顺良;;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琴;;后金融危机下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以贵州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仁锋;王圣云;;金融危机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模式的创造[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坚;;着力推进政法综治工作上新台阶 为产业承接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约;产业承接争夺升级[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2 通讯员 李先志;产业承接高位推动蓝山发展[N];永州日报;2014年
3 赵文丁;在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产业承接力[N];河北日报;2014年
4 本报评论员;产业承接进程中的精准对接[N];运城日报;2014年
5 本报评论员;创新产业承接模式[N];安庆日报;2010年
6 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谭浩俊;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记者 肖林生 通讯员 李毅;嘉禾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日趋完善[N];郴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陈洋;提高产业承接力 促“高新”产业发展[N];黑龙江经济报;2014年
9 厦门市科技局综合处;程津培:厦门应成为对台高科技产业承接基地[N];福建科技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刘玉芳;宜章产业承接园新增5000就业岗位[N];郴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卫东;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雪;河北省产业承接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桂林;产业承接推动城镇化机理[D];厦门大学;2014年
3 郝梦洁;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涂明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中国西北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王涛;制造业产业转移与甘肃省产业承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彦策;河北省对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7 刘伟;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产业承接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廷琛;我国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9 范磊;陕西省污染产业承接规避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10 孙殿丽;吉林省工业化进程中产业承接能力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5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