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常态 县域经济 发展 重庆 因子分析 HDI
【摘要】: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康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部刺激因素与外部需求环境皆出现深刻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庆市自"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及参考联合国HDI(人文发展指数)度量方式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且重庆市内部各县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重庆各县市应紧抓"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产业链条,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常态 县域经济 发展 重庆 因子分析 HDI
【基金】:2014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渝新欧’背景下的重庆企业‘走出去’对策研究”(14SKS37)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2012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仍以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但GDP增长率却逐年下滑,经济发展的内部刺激因素与外部需求环境皆出现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书记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特征总结为:(1)经济由此前的高速增长转为当前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楚天舒;李晓红;;中国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2015年10期
2 王伶;;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省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4期
3 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年02期
4 蔡芳芳;濮励杰;张健;赵艳;朱明;;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年03期
5 赵文婷;苏维词;;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6 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7 吴才根;陈高祥;;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7年06期
8 杨荫凯,韩冬梅;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J];经济纵横;2005年08期
9 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春梅;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综合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彤彤;黄耀裔;;分析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海西经济区经济空间统计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2 杨琳珩;黄耀裔;苏建云;;基于ESDA-GIS的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3 张雅杰;马明;许刚;;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与生态成本空间演化模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4 陈藜藜;宋戈;邹朝晖;周浩;张旭;;基于改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萝北县耕地保护分区[J];资源科学;2016年10期
5 黄耀裔;陈彤彤;苏建云;肖小玉;;海西经济区县域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6年09期
6 刘富刚;袁晓兰;;传统农区县域城镇化与人口—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分析——以德州市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7 张沛;段瀚;蔡春杰;杨甜;;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策略研究——以陕西蒲城工业集中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08期
8 李文慧;韩惠;;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演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年07期
9 徐妍;;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率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6年04期
10 宋承明;;加快靖远县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婷;重庆五大功能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性测度及预测[D];重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萌;陈亚男;沈哲;;两型社会动态评价模型及其应用——基于熵权法-相对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赋权[J];技术经济;2014年11期
2 余艳锋;邓仁根;吴昌华;;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西省规模以上农产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年06期
3 胡跃;;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12期
4 李晓红;楚天舒;;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连耀山;;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05期
6 卢文光;杨赛明;黄鲁成;;基于熵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和选择——以LED、IPV6、太阳能电池三产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7 金碚;;“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工业[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8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9 原航;;郑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构想——基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对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赵艳萍;;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基于北京、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的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家博;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2 兰和平;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思考——兼谈华容经济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3 糜明炎;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4 李现科;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呼之欲出[J];经济论坛;2000年10期
5 龚焕文;面对新世纪 制定新战略——在“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经济论坛;2000年17期
6 刘健生;在“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 闭幕式上的讲话[J];经济论坛;2000年17期
7 裴建勤;全方位打好生态牌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层次[J];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05期
8 谢造雄,张晓勇;县域经济发展中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9 程利民;永修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10 陈义生;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领导科学;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总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2 郭铁民;;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覃文录;;立足优势和特色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汪世忠;;皖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开寿;;突破瓶颈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晓东;徐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周建强;;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谭善梅;;推进科学发展 实现新的跨越——关于荔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陈炜;周兴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汨罗模式”——汨罗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占仓;;科教兴国战略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闪家荣;发挥金融部门作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张启富;我市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N];广安日报;2007年
3 雷鹏飞;金融业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4 祁俊;形成百舸争流发展新格局 取得县域经济发展新成果[N];黄山日报;2007年
5 记者 龙群 许明峰;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N];九江日报;2007年
6 徐楠;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将在京举办[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高铁耕;省政府参事县域经济发展调研组来佳调研[N];佳木斯日报;2007年
8 陆学平;市政协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开展调研[N];秦皇岛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立忠;我市出台10项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铁岭日报;2007年
10 中共牟定县委书记 杨树荣;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鹏;科学发展的县域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雪峰;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增明;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张道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以安;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袁建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卢建明;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贵;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张美云;非正式制度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马洪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鸿雁;加快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严永利;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顾俊龙;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王宏哲;昆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樊金也;辽宁省凤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霁;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王耀;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3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76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