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路径解析
本文关键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路径解析
【摘要】: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改革对象错位,组织协调能力较弱,科技政策过于程式化等体制性问题依然束缚着我国创新效能的整体发挥。在新一轮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亟需从宏观层面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微观层面的科技运行体制改革入手:完善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大基础性研究的财政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构建网络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以期全方位地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创新 路径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GLD020)
【分类号】:F124.3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科技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的结构体系和制度设置,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国需要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荒,聂锐;徐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设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谷建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思考[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3 李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4 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三产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J];杭州科技;2004年01期
5 陈文鸿;深圳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支点在哪里?——为深圳“一号文件”进一言[J];深圳特区科技;2004年Z2期
6 陈大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张景安;共同打造京津塘区域创新体系[J];中关村;2004年10期
8 本刊编辑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J];安徽科技;2005年05期
9 涂成林;;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10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由来和内涵[J];求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汝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山东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袭著燕;史会斌;;地方综合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楚天骄;;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重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邵云飞;唐小我;;欧洲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启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鹤;;高新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春梅;;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以南京为例[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应博;何建坤;吕春燕;;大学科技园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雪松;刘知路;蒲江涛;;攀枝花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全武;杨忠泰;康江峰;;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之研究[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10 于喜涛;魏发辰;;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涂成林;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比较[N];国际商报;2007年
2 科宣;安徽打造特色区域创新体系[N];安徽经济报;2012年
3 记者 邓磊;紧扣本地产业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N];佛山日报;2013年
4 记者 谢思佳 通讯员 符信;建设国家一流区域创新体系[N];南方日报;2013年
5 记者 黄雪雪;突出企业创新地位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N];闽东日报;2014年
6 杜跃平;加快构建西安区域创新体系[N];西安日报;2003年
7 武汉市科技局 杨新年;大力构建武汉“聚焦企业”的区域创新体系[N];长江日报;2007年
8 李斌 卫敏丽;我国将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9 李 斌 卫敏丽;我国将积极构筑区域创新体系[N];西部时报;2006年
10 陈峰;打造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新城区[N];贵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宣;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继明;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明铭;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胡凯;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姜东明;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杨洁;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琴;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伟;美国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检;结构导向型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黄莉;基于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效率的江西科技入园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盛梦燕;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倪鲲鹏;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创新体系协同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汪卫平;高校研发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效果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永锋;重庆市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沈刚刚;青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曹婕;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8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88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