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0:24

  本文关键词: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审计 风险导向模式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数量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破坏,原本充足的资源逐渐变成稀缺资源,原本稀缺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甚至物种灭绝,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与自然是否能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化问题,需要各国正视并寻求合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制定应对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最终196个缔约方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将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环境保护除了需要建立严密的国际公约和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建立与之配合的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具体处理协调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保障手段,审计系统必须发挥适当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而审计人员如何识别、评估、应对环境审计风险,是现代环境审计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也是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可以帮助环境审计人员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核心思想,构建了系统的风险导向环境审计模式,并对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审计人员应当在了解环境活动、事项的基础上识别环境风险,进而评估其对环境报告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并实施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最终形成有关整体层和认定层的合理判断并将环境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在风险识别部分,文章从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角度罗列了一些常见的环境风险,并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了分析。在风险评估部分,文章对环境风险对环境报告产生重大错报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法、风险矩阵评估法和模糊综合分析法对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性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在风险应对部分,提出应针对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环境管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并论述了环境管理控制测试的性质及将测试的结果运用到环境审计中;文章对管理层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和实质性程序之间的关系从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质性程序的具体内容。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到环境审计的研究中,从内外部环境角度识别环境风险,在此基础上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层和认定层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来应对环境审计风险,系统的对环境审计模式中的各模块内容进行构造和补充,丰富了环境审计理论并为环境审计实务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希望为我国环境审计事业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环境审计 风险导向模式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2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选题的意义10-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6
  • 一、国外研究成果12-14
  • 二、国内研究成果14-15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15-16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问题与范围16-19
  • 一、研究的问题16
  • 二、研究的范围16-19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9-21
  • 一、研究思路19
  • 二、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环境审计风险的概述21-26
  • 第一节 环境审计风险的概念21
  • 第二节 环境审计风险的成因21-24
  • 第三节 环境审计风险的特征24-26
  • 第三章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的构建26-36
  • 第一节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的界定26-27
  • 第二节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27-31
  • 一、风险管理理论27-29
  •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29-31
  • 三、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有机结合31
  • 第三节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的具体构建31-33
  • 第四节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的特殊性分析33-36
  • 第四章 环境审计的风险识别程序研究36-43
  • 第一节 环境审计风险识别的概述36
  • 第二节 环境审计的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36-41
  • 第三节 环境审计风险识别的主要技术方法41-43
  • 第五章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43-50
  • 第一节 环境审计风险评估的概述43
  • 第二节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43-45
  • 一、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43
  • 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43-45
  •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45-50
  • 第六章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研究50-61
  • 第一节 环境审计风险应对的概述50
  • 第二节 总体应对措施50-52
  • 第三节 环境管理控制测试52-56
  • 一、环境管理控制概述53-54
  • 二、环境管理控制测试的性质54-55
  • 三、环境管理控制测试结果在审计中的运用55-56
  •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56-61
  • 一、管理层认定、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的关系56-57
  • 二、实质性程序的具体分析57-61
  • 第七章 风险导向的环境审计模式应用案例61-72
  • 第一节 案例背景61-62
  • 第二节 审计过程62-71
  • 一、准备阶段62-64
  • 二、实施阶段64-69
  • 三、审计结果69-70
  • 四、报告阶段70-71
  • 第三节 案例总结71-72
  • 第八章 结论72-75
  • 第一节 研究结论72
  • 第二节 政策建议72-73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73
  • 第四节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研究设想73-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佳;关于环境审计[J];经济师;2000年07期

2 ;天津市环境审计发展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3 王宝庆;开展环境审计的基本策略[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4 张彤;我国环境审计问题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0年01期

5 李会太,李喜梅;环境审计刍议[J];生态经济;2000年10期

6 钟朝晖;谈谈广西环境审计的几个问题[J];广西审计;2000年02期

7 解建立;环境审计刍议[J];河北审计;2000年06期

8 王芸,郑丽红;当前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年10期

9 梁森,杨卉;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东审计;2000年08期

10 李会太;实施环境审计 保护环境 发展经济[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丽;李雪;;环境审计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刘丽;;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艳玲;刘开云;;论环境审计制度在环境法中的构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崔传军;;煤炭企业环境审计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唐洋;周小云;王秋林;;我国企业开展环境审计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红;;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实施环境审计 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8 程亭;张龙平;;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体系设计问题——基于国家生态安全和公民环境权利保护[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睿;钟飚;沈飘飘;;中国企业环境审计最新发展探析——以石油化工和制药行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胡聃;陈超;;现代环境审计发展趋势与我国环境审计体系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军;“五指”并进完善环境审计[N];财会信报;2006年

2 江南;环境审计 为企业体检[N];人民日报;2007年

3 崔远芳;环境保护呼唤环境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王萃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从渤海漏油事件谈企业环境审计[N];中国审计报;2011年

5 朱虹;由世界环境日引发的资源环境审计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2年

6 王小平 王瑾;切实提升环境审计水平[N];中国审计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孙承希;环境审计:国之策 民之呼[N];财会信报;2013年

8 周作宇;对加强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N];中国审计报;2013年

9 何圣;从推国家实现良治的角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N];中国审计报;2013年

10 李盛凯 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资源环境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N];中国审计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传联;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环境审计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贤荣;中国政府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贺敬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要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旭红;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余雁;我国环境审计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陆丽琴;区域性环境审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陈世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7 纪新伟;环境审计内容研究—兼论环境审计定义[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马雪;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9 姜毅;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基本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王芳;中外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80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080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