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弊审计责任界定标准之博弈分析
[Abstract]:Taking the independent audit institution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how the independent audit institution chooses the optimal behavior strategy in the bilevel game with the public and the unit under trial. Only b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game among the public, the independent audit institution and the unit under trial, can we find out the causes of fraud (fraud of the examined unit and the collusion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audit institution and the unit under trial). This is also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fraud audit.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霞,王镇蒙;关于均衡审计市场的研究——对一个无限重复博弈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2 王善平,朱青;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中的理性与博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1期
3 约翰·海普,于小旺 ,李红霞;审计质量和经济结构[J];会计研究;2002年06期
4 吕静静;;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均衡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J];财会研究;2006年06期
5 刘建军;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现象承担审计责任的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6 黎仁华;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7 王泽霞,张龙平;美国独立审计师揭露舞弊财务报告的研究成果及启迪[J];审计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兆华;审计道德风险的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2 白建东,李宝虹;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商业研究;2005年09期
3 黎仁华;审计对企业纳税筹划行为的识别[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4 王霞,王镇蒙;关于均衡审计市场的研究——对一个无限重复博弈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5 梁刚;基于信息使用者的审计报告质量特征体系之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6期
6 王岚;;独立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6期
7 熊守春;;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会通讯;2009年36期
8 董莉军;;论独立审计公共物品背景下的管制困境[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9 张薇;;基于协同演化视角论审计合谋的治理[J];财会月刊;2011年06期
10 唐红;王善平;朱青;;上市公司审计师聘任权安排:机理与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进军;;舞弊审计的新思路[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学龙;柳传权;;舞弊的种类、成因及其治理[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学龙;柳传权;;舞弊的种类、成因及其治理——基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年
4 段宏;;现行利益制度下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徐向真;;审计制度评价方法与维护的相关问题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4年
3 胡华夏;欺诈性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谢卫军;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王家辉;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韩厚军;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龙小海;基于注册会计师选聘权配置框架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王杏芬;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决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茜;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鹏程;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承担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欧阳榕;与社会审计质量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5 唐梅;证券市场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袁国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的定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郭斌;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刘霞;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D];福州大学;2004年
9 李莎莎;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董莉军;司法审计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约翰·海普,于小旺 ,李红霞;审计质量和经济结构[J];会计研究;2002年06期
2 王广明,张奇峰;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04期
3 李正龙;审计博弈分析[J];审计研究;2001年03期
4 杜兴强;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监督博弈及保险问题——安然事件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2年03期
5 贾震,朱楚珠;审计合谋问题的分析模型[J];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彬,朱祖平;企业偷漏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博弈模型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贺红艳,周杰娜;基于概率模型和博弈模型的发电厂报价策略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李金锋;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4年02期
4 范飞龙;多级政府框架下水利投资主体构建探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冯立新;陈秀莲;;CPA职业责任保险的博弈模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6 唐小我;倪得兵;;有限战略式博弈纯战略均衡求解的新算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7 万伟;何建国;;论会计准则制定框架的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8 梅明君;和炳全;;委托代理中的博弈均衡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3期
9 田祖海;高明;苏曼;;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一种博弈框架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然;陈瑜;;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时国家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的必要性[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那春光;;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中的博弈问题[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刘心报;张志勇;张华玲;;基于博弈模型的VMI合作达成机理分析[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其坤;;寡头垄断竞争管制的博弈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李亚林;袁声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个集群品牌维护的博弈模型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任重;;进化范式下技术选择的博弈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宏;;优化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志松;丁可;王慧敏;陈军飞;;基于心理契约的劳资博弈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永刚;贾春福;吕述望;刘振华;;基于博弈的信息安全风险处理决策研究[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彭小兵;蒲勇健;;战略决策博弈模型及其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程艳;汤志伟;;电子政务项目外包的博弈分析[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学亮邋周业安;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三部里程碑式著作[N];光明日报;2007年
2 梁怡;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中国国际期货 陆星兆;商品市场中的博弈[N];证券时报;2006年
4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巴曙松邋储怀英 郑弘参;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看全流通过程中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姚 海;“治超”的制度经济学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4年
6 朱平;主流资金在改变策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左永刚;吴联生纵论会计与税务[N];财会信报;2008年
8 袁湘湘 李品;南网超高压广州局安全文化获嘉奖[N];经理日报;2006年
9 ;房价调控应出台“供应冲击型”政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记者 徐绍峰;炒股软件只是理财帮手[N];金融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慧;空间结构种群中基于博弈模型的合作进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婷婷;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陈顺良;矿产企业投资战略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7 辛宝贵;一类层递附生型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及其复杂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陈芳;寡头垄断电信市场价格博弈模型及其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付小勇;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旭;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伟;中国保险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郑樝樝;金融创新风险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晓明;我国政府收费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英;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5 董佳蓉;我国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博弈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许海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伟平;企业家的企业[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吴维辉;中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信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郑文开;建筑企业农民工管理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武宏程;武器装备采办市场中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248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