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政府审计、制度环境与腐败治理

发布时间:2021-09-22 15: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分权化结构的加剧以及私有化等进程的推进,一些矛盾和冲突也愈演愈烈,贪污、受贿、以及政权领域的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也变得越发突出。究其缘由,腐败氛围愈发浓重一方面是由于政治、经济、人文等客观的制度环境不够完善,对权力的约束不够具体,使得打制度擦边球等腐败行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理论下理性经纪人作祟。政府审计作为监督机制中的重要部门,通过对政府官员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对相关信息的充分披露,可以减少其机会主义行为,进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所以政府审计与制度环境均为影响地区腐败治理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政府审计工作及人员会受到其所处的客观制度环境的影响。随着制度环境的完善不仅可以给审计人员规范执业确定标准和指导,而且在保障政府审计部门权利的同时可以明确被审计单位信息披露的标准,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那么,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对地区腐败治理的影响效果是否不同。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展开探讨,本文首先从受托经济责任观、免疫系统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出发,论述政府审计、制度环境与... 

【文章来源】: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政府审计、制度环境与腐败治理


本文基本框架

政府机关,社会公众,免疫系统,政府审计


图 3-1 社会公众、政府机关和政府审计的关系图二、免疫系统论“免疫”一词最早应用于医学领域,是指机体的一种反应现象。“免疫系统”在审计理论中的应用主要是指执行审计工作的相关部门在执行审计之前会给腐败行为的主体予警示作用,从而预防腐败行为的过度泛滥。但是“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仅依靠其预防作用,还需要其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并确认问题,进而对问题给予一定的处理使其得到纠正。只有这一系列操作的完美结合,才能彻底遏制腐败现象的增长。虽然政府审计的基本职能会随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但是审计的本质---承担监督责任的独立第三方不会发生改变。由此,免疫系统论的本质就可以概括为:在审计职能因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大环境下,在政府审计原有的评价、监督和鉴证的职能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揭露和整改的过程。由此可见,“免疫系统论”并没有改变审计的本质,而是对审计职能进行丰富和完善,并且通过这一理论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也侧面的反映出政府审计的重点工作应为:积极的发现并确认问题、努力的揭示问题、极力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反腐败的政府审计制度变迁及其优化研究[J]. 赵广礼.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6)
[2]国家审计、市场化进程与腐败治理[J]. 李越冬,周蕾,周阳.  财会月刊. 2018(20)
[3]政府审计、媒体关注与腐败治理[J]. 傅樵,高晓雅.  财会月刊. 2018(14)
[4]论党政合署体制重构的基本问题与具体路径[J]. 张立哲.  理论月刊. 2018(06)
[5]反腐视域下政府审计与行政部门协同治理研究[J]. 王会金,嵇欣欣.  会计之友. 2018(12)
[6]腐败治理、法律环境与审计费用——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余鹏翼,刘先敏.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3)
[7]制度环境、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J]. 黄小勇,廖惠甜,王近悦.  财会通讯. 2018(06)
[8]政府审计与国企腐败治理实证研究[J]. 朱芳芳.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01)
[9]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服务腐败治理的路径探索——基于协同视角的思考[J]. 李嘉明,杨流.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2)
[10]公众参与对政府审计腐败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 郭芮佳,池国华,程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政府审计治理功能研究[D]. 孙婷.西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3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3403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