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集团内部审计增值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01:11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新的内部审计更注重组织的增值,采用更加规范的方法实施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目标已逐步从财务审计转向运营审计,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增值。目前,企业应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结果,优化内部审计措施,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Y集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内部审计增值路径。本文主要分析了Y集团内部审计增值路径,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于内部审计增值相关理论,从实际的问题出发,分析了Y企业内部审计增值的需求,主要涉及企业内部审计增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Y集团内部审计增值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分析发现,Y集团内部审计增值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内部审计师的比例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增值路径建议,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优化内部审计师的结构,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型,以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Y集团以及其他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公司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增值型审计图
10把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活动糅合再分成了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前者指的是能够对企业价值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活动,主要是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后者指的是对签署活动提供后勤服务的活动,主要包含了财务、物流、技术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可以将整个阶段划分为三部分:(1)直接活动:设计、生产、销售等直接活动可以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所取得优势的关键活动。(2)间接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保障直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产生的,比如决策、项目预估等。(3)质量保证:这类活动属于直接、简短的质量认证活动,主要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检测和控制。在整个企业价值链中,这是一项补充活动,在内部审计与评价活动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内部审计提高组织价值有两个方法:一是间接提高组织价值,即通过审计企业的财务活动弥补资本损失。但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越来越健全,有效实施和检查企业的财务活动,经济损失金额在减少;第二,优化组织架构。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升,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24-28]。此类增值内部审计可较好地发展下去,未来发展趋势优良。图2.2价值链理论模型图2.2.2受托责任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受托责任机制是一种常见的委托关系,主体是受托人和委托方,这也是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论基矗指财产资源所有人(委托人)与各级管理
11层(受托人)之间的关系。从这项理论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受托委托中,基于信赖关系,对委托方的财产进行管理增值,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向委托方及时报告相关情况[29-32]。传统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委托方选择的受托人而言,其要利用相关信息和技术优势为委托方的财产进行保管,不能损害委托方的利益。所以,内部审计是委托人用来监督受托人的行为。具体来看,就是企业中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管理的制约[33-35]。从增值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是审计领域中的一次改革,核心是审计理念出现了变化。在增值内部审计中,将企业管理与相关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评价管理职能和相关管理活动时,可以采用“参与式”的审计策略,积极向经营者推广其审计产品,对实现企业增值目标有很大的作用。在受托关系产生的时候就出现了内部审计,进而随着受托业务的发展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活动中,营商外部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受托领域中的审计业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36-38]。受托领域中的受托责任主要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内部审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不再是局限于监督。还需要为受托人发现某些问题和漏洞,以便及早补漏,减少损失[39-42]。一方面,增值内部审计是将委托人和受托人联系起来的线。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逆向选择”和“管理道德”[43-47]。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建议,改善运营商的经营环境。委托的经济责任为组织的价值增值[48-50]。图2.3审计关系图
本文编号:3404728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增值型审计图
10把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活动糅合再分成了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前者指的是能够对企业价值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活动,主要是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后者指的是对签署活动提供后勤服务的活动,主要包含了财务、物流、技术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可以将整个阶段划分为三部分:(1)直接活动:设计、生产、销售等直接活动可以为企业和顾客创造价值,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所取得优势的关键活动。(2)间接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保障直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产生的,比如决策、项目预估等。(3)质量保证:这类活动属于直接、简短的质量认证活动,主要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检测和控制。在整个企业价值链中,这是一项补充活动,在内部审计与评价活动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内部审计提高组织价值有两个方法:一是间接提高组织价值,即通过审计企业的财务活动弥补资本损失。但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越来越健全,有效实施和检查企业的财务活动,经济损失金额在减少;第二,优化组织架构。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升,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24-28]。此类增值内部审计可较好地发展下去,未来发展趋势优良。图2.2价值链理论模型图2.2.2受托责任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受托责任机制是一种常见的委托关系,主体是受托人和委托方,这也是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论基矗指财产资源所有人(委托人)与各级管理
11层(受托人)之间的关系。从这项理论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受托委托中,基于信赖关系,对委托方的财产进行管理增值,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向委托方及时报告相关情况[29-32]。传统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个条件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委托方选择的受托人而言,其要利用相关信息和技术优势为委托方的财产进行保管,不能损害委托方的利益。所以,内部审计是委托人用来监督受托人的行为。具体来看,就是企业中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管理的制约[33-35]。从增值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是审计领域中的一次改革,核心是审计理念出现了变化。在增值内部审计中,将企业管理与相关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评价管理职能和相关管理活动时,可以采用“参与式”的审计策略,积极向经营者推广其审计产品,对实现企业增值目标有很大的作用。在受托关系产生的时候就出现了内部审计,进而随着受托业务的发展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活动中,营商外部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受托领域中的审计业务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36-38]。受托领域中的受托责任主要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内部审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不再是局限于监督。还需要为受托人发现某些问题和漏洞,以便及早补漏,减少损失[39-42]。一方面,增值内部审计是将委托人和受托人联系起来的线。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逆向选择”和“管理道德”[43-47]。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建议,改善运营商的经营环境。委托的经济责任为组织的价值增值[48-50]。图2.3审计关系图
本文编号:3404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340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