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00:39
本文关键词: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社会公共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功能的补充自然也不例外。然而,随着我国的慈善组织作用的大力发挥,频发的慈善丑闻也前所未有的被曝光,慈善资金被截留、挪用甚至贪污的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慈善事业的信心,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和质疑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了低谷期。如何建立健全好良好的监督体制,保证慈善资金在阳光下运行,重拾社会公众对我国慈善组织的信任,成为我国慈善事业良好、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这其中,审计监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无论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监督环境方面都不够完善,限制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加之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实施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完善的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制度迫在眉睫,在对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维护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从而保证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正是这个原因,本篇论文着手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相关审计体制,从而完善对慈善资金的审计监督,以当前情况下我国慈善资金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完善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法律制度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让慈善资金在阳光下健康运行,保证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本文对几个重要概念作出界定,尤其是慈善组织、慈善资金、审计监督作了完整全面的定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次,论述了在当前情况下对我国慈善资金实施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说明我国当前对慈善资金进行审计监督迫在眉睫,对慈善资金实施审计监督非常具有必要和现实意义。 再次,从我国当前慈善资金审计监督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慈善资金的内部监督到慈善资金的外部监督,内部监督过于乏力,外部监督过于行政化;在慈善资金的监督形式上比较单一,没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在监督的基础方面,慈善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在慈善资金审计监督问责方面,对慈善组织的领导者没有实施有效的经济贡任审计监督,审计这本身也没有有效的问责机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不强,无论是内部审计监督还是政府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更是严重弱化;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没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良好的监督平台,说明构建一整套的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法律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 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借助实施有效的全方面审计监督的先进理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资金审计监督的法律制度,不仅加强慈善资金的外部监督,而且加强慈善资金的内部监督;实行对慈善资金的监管负有领导责任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自身加强追责机制;建立多层立体化的慈善资金监督机制;建立慈善资金的审计监督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平台;注重慈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提高慈善组织自身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一整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资金法律监督制度,保证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慈善组织 慈善资金 审计监督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182.1;D922.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11-13
- 一、慈善组织11-12
- 二、慈善资金12
- 三、审计监督12-13
- 第二章 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必然性13-18
- 一、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的必要性14-15
- 二、对慈善资金实施审计监督的必然性15-18
- 第三章 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18-26
- 一、慈善资金审计监督的最重要基础,即慈善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18-19
- 二、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机构本身独立性不强,严重限制了其对慈善资金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19-21
- 三、没有建立良好的慈善资金审计监督信息披露制度和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平台21
- 四、审计监督模式过于单一21-22
- 五、没能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责22-24
- 六、没有建立与检察机关良好的合作机制24-26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慈善资金审计监督法律体制的建议26-39
- 一、建立会计信息质量诚信体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26-27
- 二、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27-30
- 三、加强慈善资金审计监督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建立慈善资金审计监督平台30-31
- 四、建立政府审计为主导、慈善机构内部审计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辅助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慈善资金审计监督体系31-33
- 五、赋予审计机构更多的监管权限,完善审计监督职责33-37
- 六、与检察机关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书宇;审计执法中的问题和对策[J];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2 黄素吟;;浅谈审计监督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1期
3 王艳;谢永健;;国家审计体制的宪法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杨标;国家审计监督存在的缺陷[J];经济师;2005年03期
5 黄明清;审计法律制度中的空白与冲突[J];中国审计;2004年02期
6 朱登云;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研究[J];中国审计;2004年04期
7 刘旭红;;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J];审计与理财;2008年01期
8 王云斌;;建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J];社会福利;2010年06期
9 秦荣生;;无影灯效应原理与我国政府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10年05期
10 任翠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07期
,本文编号:76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76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