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中国特色国家审计模式创新——基于舞弊导向审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8 00:16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国家审计模式创新——基于舞弊导向审计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舞弊导向审计 免疫系统 审计模式 红旗标志法 舞弊三角


【摘要】:在当前揭露、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环境背景下,系统研究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构建理论基础及规范其审计程序,有利于提高审计反腐败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提出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运用模式,以帮助国家审计有效识别、防范组织和国家经济运行中中的各类经济舞弊行为。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与会计学院;
【关键词】舞弊导向审计 免疫系统 审计模式 红旗标志法 舞弊三角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与会计学院李华审计模式是审计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也是审计实践的核心内容。在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基础审计后,在“十八大”召开后新的审计环境和历史使命下,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切实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春;杨晓磊;刘更新;;关于构建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婧;;风险导向与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11年09期

2 庞洁;;受托责任观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评价和控制[J];会计之友;2012年14期

3 刘慧芬;;对有错推定归责原则下风险导向审计取证趋势的探讨[J];审计月刊;2011年05期

4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年02期

5 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2年01期

6 张佳兴;;从审计资源论审计模式的比较与发展趋势[J];商业会计;2012年01期

7 顾秋凤;;大型企业外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14期

8 杨继飞;田昆儒;;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内涵及运行机理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10期

9 刘少军;;审计风险评估机制的探讨——基于公司治理制度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1期

10 夏林军;;关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京;;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双导向型审计机制构建[A];江苏省审计机关第五届青年审计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张京;;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双导向型审计机制构建[A];江苏省“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晓磊;经济责任审计中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与经济责任履行报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谢柳芳;政府审计、政府信息披露与政府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李冬;政府投资项目协同治理审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文节;基于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管理层舞弊揭示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刘海芳;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田艳霞;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文锦林;年报舞弊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风险评估合理性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申小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汪茹;行为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孙琳;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央企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余钦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委派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吴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宣呈;;独立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桦 ,张志毅 ,陈丽蓉;关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理论分析[J];中国审计;2003年21期

2 王蕊;谈我国审计模式的发展与改革趋势[J];中国农业会计;2003年05期

3 李志芳;网络时代审计模式创新[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年01期

4 刘爱东 ,李蕊;制度基础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之比较[J];中州审计;2003年05期

5 张瑜东;关于完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6 郑朝晖,庄广堂;审计模式发展探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1期

7 王卫东 ,杨军,金磐石;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电子化解决方案与审计模式改进[J];中国金融电脑;2004年07期

8 李艳;论审计模式的创新[J];商业经济;2004年07期

9 夏泽育,王晓华;探悉我国审计模式的改革走向[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石爱中,孙俭;初释数据式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锴;;新释数据式审计模式[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2 敖世友;;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审计模式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殿生;;浅析审计模式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选择[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优化央行审计模式,切实提高内审质量[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内审处课题组;宋伟;刘少顺;朱剑飞;;人民银行绩效审计模式选择与构建[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6 李晓青;;试论我国财政审计模式[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7 陈建萍;朱朝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安排——基于利益协调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任爱莲;;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审计模式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刘圣妮;;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变革[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李健;王春昕;;在线网络审计构建模式和实践应用探讨[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青军;绩效审计模式[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朱静;邗江区构建立体式投资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3年

3 冯欣荣;完善企业审计模式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N];中国审计报;2013年

4 农行审计局广州分局课题组;非现场审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5 丁子愚;随州实施“专家型跟踪”投资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3年

6 通讯员 吴智文 崔健涛;海陵探索建立多种绩效审计模式[N];泰州日报;2010年

7 ;宝钢管理审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下)[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8 徐锡宏 江景叨;浙江探索“大集中”地税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3年

9 汪涛;武汉构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三位一体”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14年

10 温艳好;改进审计模式的四大对策[N];中国会计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法制与政府规制框架下的中国审计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徐寅啸;地方政府数据式审计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赵国涛;审计模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陈李祥;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文节;基于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管理层舞弊揭示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刘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段慧敏;基于审计模式的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迟忠芹;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徐东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0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10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