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与主板公司之间的审计比较
本文关键词:创业板与主板公司之间的审计比较
【摘要】: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不仅利于形成与主板市场协调发展的格局,也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文章拟对创业板与主板公司之间的审计进行比较,研究创业板公司的审计特性,以期对创业板市场和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关键词】: 创业板公司 主板公司 审计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现代风险审计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应用之研究(编号:w2010027)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主板市场的新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七新”和“三高”企业的汇集地,其市场特性决定其市场风险较大,同时决定了创业板公司审计与主板公司审计也存在较大差异。一、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公司之间的审计比较(一)与主板市场相比,国资所成了创业板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华;余宝睿;尹文;;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及防范[J];北方经济;2009年17期
2 陈晓敏;周茜;;基于公司治理的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冲突模式分析——审计独立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8期
3 刘华;陆艺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特征[J];财会学习;2010年11期
4 赵保卿;;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商业会计;2011年25期
5 雒艳;;创业板公司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元栋;;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0年20期
2 于豪雨;孙盼弟;;创业板企业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9期
3 张运坤;;浅议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风险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2年32期
4 于晓红;;创业板市场风险与防范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2年03期
5 何秀英;;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审计瓶颈的突破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2年14期
6 刘东波;;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1年01期
7 何秀英;;现代风险审计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2年23期
8 彭洋;;我国创业板公司治理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22期
9 吴志萍;;试论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改进与完善[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四维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译超;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罡;论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及其防范[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聂志琴;我国创业板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艳萍;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惠;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英,钟凌;独立性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财经研究;2003年03期
2 余玉苗,张婷;胁迫威胁下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4年02期
3 梁邦平;王玉蓉;;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9年21期
4 熊剑,罗晨燕;管理当局压力对CPA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5 刘伟;刘星;;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6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制度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J];会计研究;2006年07期
7 张阳;张立民;;独立性威胁、审计委员会制约有效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0期
8 谢荣;温国山;;审计独立性:良策难觅的世纪难题[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梁莱歆,张惠琴;试论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10 陈涛;创业板公司审计问题初探[J];湖北审计;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克俭;《审计学基础》专题讲座——第四讲 审计的程序[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2 金英;《审计学概论》学习提要[J];内蒙古电大学刊;1987年03期
3 ;中国交通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年)[J];交通财会;1988年06期
4 孙立坚;开展交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定期审计[J];交通财会;1988年06期
5 张存石;浅议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报送审计[J];交通财会;1989年12期
6 毛培民;对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的几点体会[J];交通财会;1990年07期
7 李高武;理顺审计与财税关系 充分发挥监督整体效力[J];上海会计;1991年02期
8 ;上海市冶金局审计室是怎样指导内审工作的[J];上海会计;1991年05期
9 张永有;当前高等学校审计的重点内容和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1年01期
10 孔金华;我们开展“一个基础两个延伸”审计的做法和体会[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璋;;浅谈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2 朱建国;林文;;试论审计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3 潘同高;;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质量控制初步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4 何贤江;余飞;;国家“审计风暴”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启示[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5 吴碧春;;浅议审计质量控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丽亚;;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7 吕文萍;;提高水利建设竣工决算审计质量的重点和方法[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8 龚志兰;;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思考[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强化内审监督服务公司发展[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徐少华;;浅谈加强内部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频 谢青;南部审计: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N];四川政协报;2005年
2 魏文彪 周士君 朱四倍;我说审计“完美风暴”[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鹿永建;旅游局不谈审计整改,反批记者[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杨悦新;要“透明审计”更要“阳光预算”[N];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张夕;山东:领导干部审计不必等离任[N];财会信报;2005年
6 笑非;审计风暴何时“了”[N];中国财经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代金;“审计风暴”后的思索[N];财会信报;2005年
8 ;大力推进审计整改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唐军 孙连昌;审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吴旭光;宁波审计“清单”赢得各方赞赏[N];中国审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沈征;企业兼并的会计与审计架构[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于保和;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吴璇;基于信息系统的审计理论、模型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方雪梅;审计与我国投资银行业风险的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曲明;企业战略审计理论与方法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潘春霞;市场营销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刘成立;财务、会计、审计的同源性及其概念框架的共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熊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糊评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陈朝;我国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浩;《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姚振茹;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6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6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