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审计
发布时间:2017-09-18 17:10
本文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审计
【摘要】: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我国逐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2010年4月,相关部门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指引》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至此,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披露进入了强制披露的阶段。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起源于现代西方经济,而我国国情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这种制度在我国的有效性如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和审计费用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与盈余管理,本文以2010~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前后,,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显著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增长、操控性生产成本增长、操控性费用增长和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长;(2)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有效抑制向上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增长、操纵性生产成本增长和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长,并显著地抑制向下的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增长、操控性费用增长和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增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增长速度减少得更多。本文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非国有企业为了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更有动机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从而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变化引起更高的盈余管理变化。这说明基于盈余管理视角,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样本公司中是有效的;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与审计费用,本文以2009~2011年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前后,审计费用的变化。研究发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前后审计费用没有显著的变化。本文认为这可能是(1)审计费用的披露形式不一,导致不同公司间的审计费用间不能直接进行对比即存在不可比性;(2)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由于上市所在证券交易所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不一或者存在部分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情况,致使内部控制审计在同一时间截面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同;(3)该制度执行时间不长,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长期合约可能致使审计费用变化不大,又加上样本容量小使其影响更小。这说明基于审计费用视角,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样本公司中是无效的。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并不明确,尚需进一步的检验。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利用经验数据证明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我国的有效性。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建立和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经验数据。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审计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F239.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10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0-11
- 一、理论意义10
- 二、实际意义10-11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11-13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3-21
- 第一节 关于内部控制审计13-16
- 一、内部控制及其经济后果13-14
-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14-16
-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与盈余管理16-17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17-19
- 第四节 文献评述19-21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21-31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21-25
- 一、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与盈余管理21-23
- 二、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与审计费用23-25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5-26
- 第三节 模型与变量设计26-29
- 一、研究模型设计26-27
- 二、主要变量的计量27-29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29-31
- 第四章 实证分析31-52
- 第一节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31
- 第二节 回归检验31-47
-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盈余管理31-42
- 二、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研究——基于审计费用视角42-47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47-52
- 第五章 小结52-55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2-53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53-55
- 参考文献55-61
- 致谢61-62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信元;夏立军;林志伟;;独立审计为什么没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基于“盛润股份”连续十五年获得“非标”意见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2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3 陈俊;张传明;;操控性披露变更、信息环境与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4 程书强;杨娜;;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及实施途径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5 邹子霖;;财务报表与内部控制的审计视角[J];财务与会计;2012年06期
6 张国清;;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基于审计延迟的经验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7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8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年09期
9 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01年06期
10 陈武朝,张泓;盈余管理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独立性[J];会计研究;2004年08期
本文编号:876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87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