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汤加国政府审计道德标准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1:05

  本文关键词:汤加国政府审计道德标准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审计 道德规范 道德推理 道德行为选择 汤加道德标准


【摘要】:道德判断在政府审计的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解决政府的腐败和盗窃问题。加强政府审计员的道德推理水平需要全面了解基本的道德原则、主要的因素以及影响政府审计员的道德判断的道德动机。这些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汤加国政府审计人员的道德选择行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有保持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道义上的责任义务,去保障公众的财产,这也是政府审计员的职责和责任。汤加国政府审计人员不断受到投诉的不道德行为的压力,本文探讨了当前的可支配他们的道德选择行为的因素和道德动机,,并为培养道德判断提供战略性意见。这对岛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非常重要。 公认的研究道德选择的概念框架,是一个基于四个道德向量权重给定选择的认知过程,其中引发道德原则的行为可以由其中一个或多个原则来证明。作为一个研究框架,本文界定道德选择是个人行为的反映,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引发道德选择的四个问题,即是道德行为、行为的内在质量、行为的结果和道德的现状。本文首先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政府审计人员的道德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政府审计的道德、专业道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界定问题测试仪。接着介绍汤加政府审计的历史背景,其中包括审计环境和汤加的道德标准,义务论、结果论、美德伦理学、情境理论和基督教神学美德的道德理论。进一步的本文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变量选取、描述性统计和偏相关分析,因为它们依赖于常态假设而不需要进行因果检验。根据提出的假设检验,分析道德推理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在汤加审计局的服务年限、宗教成熟度、职业道德规范、汤加的道德标准和风险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汤加政府审计人员的道德选择行为的主要动机基于环境形成的道德原则以及选择的内在质量。积极影响汤加政府审计员道德选择行为的因素是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在汤加审计局多年的服务和宗教成熟度。对道德选择行为有负面影响的因素是汤加的道德标准、年龄和性别即女性指标。
【关键词】:政府审计 道德规范 道德推理 道德行为选择 汤加道德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List of Tables11-12
  • Glossary of Tongan Terms12-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7
  • 1.1 Motive and Significance13-15
  • 1.1.1 Motive13-14
  • 1.1.2 Significance14-15
  • 1.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
  • 1.2 Literature Review15-27
  • 1.2.1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on Government Auditors MoralChoice Behavior15-16
  • 1.2.2 Morality of Government Audit16-19
  • 1.2.3 Professional Deontology of Government Auditors19-22
  • 1.2.4 Kohlberg s Theoryof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22-24
  • 1.2.5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DIT) and P-score24-27
  • Chapter 2: Government Audit in Tonga27-40
  • 2.1 History27-30
  • 2.2 Audit Environment30-33
  • 2.2.1 General30-31
  • 2.2.2 Legislations31-33
  • 2.2.3 Code of Conduct33
  • 2.3 Moral Standards of Tonga33-38
  • 2.3.1 The Faa`i Kavei Koula `a Tonga33-36
  • 2.3.2 Coalesced with Christianity36-38
  • 2.3.3 The Fitu`i Koula `a Tonga38
  • 2.4 Summary38-40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Hypotheses Development40-50
  • 3.1 Conceptual Framework40-41
  • 3.2 Demographic Status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1-44
  • 3.2.1 Gender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1-43
  • 3.2.2 Age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3
  • 3.2.3 Education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3-44
  • 3.2.4 Religion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4
  • 3.3 Morality Theories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4-48
  • 3.3.1 Deontology44-45
  • 3.3.2 Consequentialism45-46
  • 3.3.3 Virtue Ethics46-47
  • 3.3.4 Situationalism47
  • 3.3.5 Theological Virtues of Christianity47
  • 3.3.6 Moral Standards of Tonga47-48
  • 3.4 Risk and Moral Choice Behaviour48-49
  • 3.5 Summary49-50
  • Chapter 4: Methodology50-56
  • 4.1 Introduction50
  • 4.2 Participants and Procedures50-52
  • 4.3 Variables Construction52-55
  • 4.3.1 Demographic Variables52-53
  • 4.3.2 The Code Variables and the Moral Standards of Tonga Variables53-54
  • 4.3.3 Risk Variables54-55
  • 4.4 Summary55-56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56-73
  • 5.1 DIT P-score56
  • 5.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Demographic Data56-57
  • 5.3 Hypothesis Testing57-68
  • 5.3.1 Female and P-score57-60
  • 5.3.2 Age and P-score60-61
  • 5.3.3 Education and P-score61-62
  • 5.3.4 CPA Membership and P-score62
  • 5.3.5 Years of Service in the TAO and P-score62-63
  • 5.3.6 Religious Maturity and P-score63-64
  • 5.3.7 The Code and P-score64-66
  • 5.3.8 The Moral Standards of Tonga and P-score66-67
  • 5.3.9 Risk and P-score67-68
  • 5.4 Cultivating Government Auditors MoralChoice Behavior68-72
  • 5.4.1 Factor Approach69-71
  • 5.4.2 Motive Approach71-72
  • 5.5 Summary72-73
  • Chapter 6: Conclusion73-75
  • 6.1 Implications73
  • 6.2 Contributions73-74
  • 6.3 Limitations74
  • 6.4 Suggestion for Future Research74-75
  • Bibliography75-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7-88
  • Acknowledgements88-89
  • 附件8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启明,陈洁光,谢清标;中国大学老师商业道德之初步分析[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2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的思想特色[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3 赵永刚;;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国内研究近况[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永刚;;国内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研究近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嘉明,孙志华;审计风险的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6 金杨华;吕福新;;关系取向与企业家伦理决策——基于“浙商”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7 于洪彦;郑绍成;黄琪雯;;消费者下载非法在线音乐意图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8 吕伟;;高校专业教育对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3期

9 张国立;赵永刚;;论三种美德伦理学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潘克勤;;注册会计师道德理性及其构建[J];会计师;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宇建;张继袖;;盈余管理中的道德评判[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荣;转型期国企经营者职业化制度安排与人文支撑环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高小玲;企业道德风险及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周治华;伦理学视阈中的尊重[D];复旦大学;2007年

4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杨帆;基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导向的组织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赵永刚;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道德类型的独立性[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谢平;基层党政干部的自律品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苏娜;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梦杰;伦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学术操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珊;企业家社会责任导向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2 鲁良明;关系对企业家非伦理决策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桂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常玉;商业伦理教育对商学院学生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影响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磊;企业伦理教学中学生特质与态度改变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波;儒家仁爱观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姚莉;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反思和重构——新科尔伯格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志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边一辉;不确定性与审计信息质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史冬梅;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4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904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