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解析物流管理中ABC分类法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2-19 21:58

戚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交易行为越来越多,物流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在这种情况,就需要应用先进的ABC分类法,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促使社会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中ABC分类法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物流管理;ABC分类法;应用

1、前言

从实质上来将,ABC分类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依据的是产品对企业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讲,在库存管理中,物品分类都是结合价值来进行的,主要对A类库存物品的周转速度进行提高;在仓储管理中,分类的标准则是货物出入库频率的差异,要特殊安排A类商品的储位,这样存取作业都比较的方便;在配送管理中,分类时除了考虑商品价值之外,还需要将客户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要准时配送那些A类商品,正常配送那些B类商品,可以配送外包这些C类商品。在供应管理中,需要对同类供应商的数量进行减少,要对关键供应商的合作进行强化,这样才可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2ABC分类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ABC分类法应用到库存管理中,主要是结合确定下来的分类标准和要求来用A/B/C三个等级来划分库存物品,其中A类表示的库存是最为重要的,B类表示的库存是一般重要的,C类表示的库存是不重要的。从实质上来讲,对企业的重要度就是分类标准,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要度会发生变化,那么就有着差异化的分类标准。其中,库存物价值、产品销量、销售额以及缺货成本等作为分类标准。

在库存物价值方面,很多企业在分类时,往往是结合库存物价值来进行的,也就是库存物品种类数量中库存资金占用比重等,通过本标准,那么A类库存就有着较高的资金占用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对周转速度进行加大,促使库存周转率得到提高,对库存周转期进行缩短。对库存资金的占用情况进行有效减少,实现库存成本降低的目的。库存成本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购置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等,这四个方面又可以继续划分。通常,库存物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都是库存成本,那么通过快速的周转A类产品,就可以促使企业资金的运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促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降低,最大限度的扩大企业经济利益,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此外,还有诸多的分类标准,如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将产品销量作为分类标准,这是为了实现市场占有率提高的目的。如果企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那么为了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就需要提高服务的质量,那么在分类时,就需要结合客户订货提前期来进行。如果企业经营的产品有着较强的创新性,在客户需求方面有着较大的波动,那么在分类时,就可以结合缺货成本来进行。如果有财务危机出现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那么在库存分类的时候,就需要结合现金流量来进行。

3ABC分类法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综合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将ABC分类法应用到仓储管理中,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对仓储空间合理分配,对仓储资源合理配置,促使仓库容量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最大限度的扩大企业经济利益。其次在分类的时候,结合商品的出入库频率来进行,可以对储位进行合理安排,优化存取作业。

简单来讲,将ABC分类法应用到仓储管理中,那么A类商品就有着较高的出入库频率,C类商品就有着最低的出入库频率。在分类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类别不同的货物。此外,还需要特殊安排那些有着较高出入库频率的A类商品,对存取作业进行优化,在对劳动消耗进行减少的基础上,促使仓储作业的效率得到提高。

4ABC分类法在配送管理中的应用

在配送管理中应用ABC分类法,主要结合两个标准来进行分类,首先是配送商品的价值,其次是客户对企业的重要度。通常情况下,A类商品有着最高的价值和最大的资金占用量,那么就可以将准时配送的方式应用到A类商品上,以此来对需求部门库存资金的占用情况进行降低。另外,如果商品有着较高的价格,那么对客户的重要度也比较的高,有着较强的获利能力,同时,占用的流动资金也比较的多,因此,准时配送模式也可以促使客户自身利益得到保证。同时,货物有着较高的价值,就有着较强的能力来担负配送费用,客户也愿意支付这些费用。那么这种商品就可以称之为A类商品,A类商品对应的客户就可以称之为A类客户,在具体的管理中,需要对A类商品和客户充分重视。B类商品有着居中的价值,那么企业就需要采用正常配送的方式,控制延迟期的时间,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平衡服务水平和配送成本。C类商品因为只有较低的价值,客户支付的配送费用也往往较低,那么就可以将配送外包的形式应用到C类商品的配送中,或者是进行配车,这样车辆的实载率就可以得到提高,促使配送成本得到有效节约。

5ABC分类法在供应商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为了降低供应风险,往往会和多家供应商开展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促使这些供应商来进行竞争,降低价格;但是,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的难度,要求有着充足的供应资源。这种粗放式的供应商管理模式无法有效的管理。特别是企业如果有着较大的规模,或者是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在很多领域内都有经营业务,并且有着较为宽泛的产品线,那么需要采购很多种类很大数量的材料和零配件,有成千上万家的供应商,如果管理质量得不到提高,将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供应延迟、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价格无法统一等等,损失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管理供应商中,也需要应用ABC分类法。

要想在供应商管理中应用ABC分类法,就需要对同类供应商的数量进行减少,要大力合作那些关键供应商;一般情况下,A类供应商指的是那些有着较高供应风险、较少物料种类和较大金额的企业,并且提供的原料或者部件都比较的关键,供应方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关系,共同扩大经济利益。那么C类供应商指的是那些有着最小供应风险、较多供应物料种类以及较小金额的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和材料都是次要的,这样只需要将基本合作关系保持下去即可,并且结合具体情况,还可以对这些供应商进行更换。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除了合作之外,更本质的关系其实是竞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就可以将AB角制应用进来,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应用于和几个供应商之间,将某一家供应商作为主要方面,辅助采用几家供应商,以此来对供应商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要动态评估供应商,对其质量、价格以及交货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信息及时反馈,结合供应商的供应质量,来对订货量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且,还需要将竞争机制合理构建于供应商之间,以此来对供应商产生激励作用,促使供应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将竞争与合作机制构建于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来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扩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将ABC分类法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从实质上来讲,ABC分类法是结合对企业的重要度来进行的,物流管理领域的不同,就有着差异化的侧重点。相关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对分类标准合理确定,提高ABC分类法的应用质量,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中ABC分类法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黄晶.ABC分类法在医药物料配送中心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2,28):123-125.

[2]雷海燕,唐立新.ABC分类法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5):54-56.

[3]张传军,鲁惠敏.ABCCVA分类管理法在药库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222):123-125.

[4]阳志琼.ABC分类法在“拆零商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与方法[J].物流技术,2009,22):76-77.

[5]姜明鸿,张晓川.ABC分类法在物流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06,212):198-199.

[6]胡从旭.ABC分类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实施及改进[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4):43-46.

[7]胡建波.ABC分类法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1,227):54-57.



本文编号:15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5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