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近代烟台城乡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11:04
  1862年,烟台开埠通商,在烟台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山东全省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烟台自此向着近代化工商业城市迈进,周边乡村社会的新陈代谢也在不断进行,从而引发了城乡关系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本文主要论述烟台城乡社会近代化的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城乡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总体结构关系,从中总结烟台城乡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以期能够对今天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全文主要内容共有六部分: 一、从传统到近代 此部分主要考察近代中国城乡关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烟台及其周边社会在开埠前的基本情况。传统封建社会的城乡关系,除了城市在政治上压迫乡村,在经济上剥削乡村之外,经济基础一致,思想文化一体,更多体现了一种“无差别的统一”。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城乡关系开始形成的逻辑起点,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成长起来的早期开放城市及与之发生联系的周边乡村社会,开始融入资本主义全球市场中,角色发生变化,打破了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所形成的城乡关系坚冰,揭开了近代城乡关系转型的序幕。烟台开埠前,周边区域商品化水平提高,但众多的行政中心城市及其所辖的乡村依然囿于传统城乡关系之中。...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一、 从传统到近代
    (一) 全国范围内城乡关系演变的序曲
        1. 近代以前中国城乡关系的特点
        2. 卷入全球市场和城乡角色转换
    (二) 烟台开埠及开埠前的烟台周边社会
        1. 烟台开埠
        2. 开埠前的烟台周边社会
        3. 松散的城乡经济联系
二、 烟台崛起
    (一) 烟台初兴
    (二) 展现“世界主义姿态”的近代化工商业城市
        1. 发展壮大的工商业
        2. 不断完善的城市服务
        3. 人口的聚集和近代化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近代城乡定位
    (一) 经济一体化
        1. 区域变迁
        2. 流通一体化
    (二) 区域内城乡的重新定位
四、 乡村连动
    (一) 产业结构调整
        1. 经济作物的变化
        2. 手工业变迁
        3. 农村工矿业的近代化
        4. 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
    (二) 交通环境的改善
    (三) 乡村人力资源的变迁
    (四) 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五、 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烟台发展的不利因素
        1. 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争夺的牺牲品
        2. 交通条件的制约
        3. 工业化水平滞后
    (二) 乡村社会的艰难发展
        1. 农民地位进一步恶化
        2. 不平等的交换
    (三) 城乡间的互相制约
六、 总结——近代烟台城乡关系的特点和启示
    (一) 特点
    (二) 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35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235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