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06:38
临夏具有久远的历史,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有先民生活居住于此,它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息繁衍之地。远在两千年前的秦汉王朝时期,临夏地区就已经设立了县、置州、建郡,古代时人们都称之为袍罕,后来因为有大河穿过与此,随即改称为导河、河州。自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后,临夏地区就成为了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南道要塞,唐蕃古道的重镇。临夏地区是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枢纽位置,在沟通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纽带作用。因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临夏地区相互交错伸展,从而形成了临夏地区当年商贾云集、盛世繁荣的茶马互市的景象,临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河湟雄镇”的美誉,“西部旱码头”的盛世,这些头衔也必然使它成为了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的步伐,临夏也与时俱进跨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临夏回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汉藏走廊的过渡地带,也是历史上汉地经贸、文化与青藏高原藏族人民进行多种交流的前沿地带。无论是从历史亦或是现实的角度,临夏地方多元宗教的格局,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交流与整合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临夏回族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不仅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而且也是内地农耕...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论文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临夏回族商贸业回顾
一、临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二、明清时期河州地区(“茶马互市”)的回藏贸易
三、民国时期河州的回族商人及回藏贸易
四、20世纪初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回族商贸业的再度崛起
一、临夏回商的资本积累阶段
二、临夏回商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
三、临夏回族商贸业的繁荣阶段
第二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行业构成及历史变迁
第一节 早期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一、驮队的兴起与驮盐业
二、牛马贩运业
三、筏子商运贸易
第二节 近现代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一、民族用品销售业的继承与发展
二、虫草行业的崛起
三、新兴行业的拓展
第三节 临夏回族商贸行业发展案例分析——皮毛业为例
一、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兴起
二、抗战前临夏地区皮毛贸易的发展
三、抗战爆发后临夏地区的皮毛贸易
四、改革开放后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复兴和发展
第三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文化价值研究
第一节 临夏回商商业文化
一、临夏回商奋斗的内在动力——伊斯兰经济思想
二、临夏回商价值标准——伊斯兰经商伦理
第二节 临夏回商的历史价值
一、为汉藏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商业群体
二、青藏高原上文化交流的传递者
三、活跃在“世界屋脊”上的商业群体
四、汉、回、藏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民族关系的纽带
第四章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思考
第一节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商业贸易发展的不足
二、落后的第二产业
三、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四、人才培养缓慢
五、资金流动受阻
第二节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发展商业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二、以贸促工,发展物流优势产业
三、借鉴和引入现代商业发展模式
四、加强基础教育、培育先进人才
五、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字号:民族商业文化的精髓[J]. 姜增伟. 中华手工. 2011(09)
[2]伊斯兰市场经济伦理及其特征初探[J]. 杨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历史上河州多元生态间的贸易运输组织与网络[J]. 王平. 青海民族研究. 2011(01)
[4]资源积淀与产业集群——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皮毛经济整合模式新构[J]. 马英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从内贸与外贸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刘亚丽. 中国商贸. 2010(04)
[6]新形势下西北地区回族经济发展路径刍议[J]. 张建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明代河州、岷州、洮州茶马贸易研究[J]. 肖文清,武沐.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4)
[8]重振回商精神[J]. 杨怀中. 回族研究. 2009(03)
[9]加速西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突破县域融资障碍[J]. 唐阳芬,刘大蓉. 西南金融. 2007(07)
[10]对甘(南)临(夏)两州经济增长的对比分析[J]. 樊胜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中间人:流动与交换[D]. 敏俊卿.中央民族大学 2009
[2]临潭回族的商业变迁研究[D]. 敏文杰.兰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河湟回藏贸易变迁研究[D]. 勉卫忠.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近代甘宁青地区的皮毛贸易[D]. 钟银梅.宁夏大学 2005
[3]温州模式与临夏模式比较研究[D]. 赵燕.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63747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论文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临夏回族商贸业回顾
一、临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二、明清时期河州地区(“茶马互市”)的回藏贸易
三、民国时期河州的回族商人及回藏贸易
四、20世纪初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回族商贸业的再度崛起
一、临夏回商的资本积累阶段
二、临夏回商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
三、临夏回族商贸业的繁荣阶段
第二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行业构成及历史变迁
第一节 早期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一、驮队的兴起与驮盐业
二、牛马贩运业
三、筏子商运贸易
第二节 近现代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一、民族用品销售业的继承与发展
二、虫草行业的崛起
三、新兴行业的拓展
第三节 临夏回族商贸行业发展案例分析——皮毛业为例
一、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兴起
二、抗战前临夏地区皮毛贸易的发展
三、抗战爆发后临夏地区的皮毛贸易
四、改革开放后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复兴和发展
第三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文化价值研究
第一节 临夏回商商业文化
一、临夏回商奋斗的内在动力——伊斯兰经济思想
二、临夏回商价值标准——伊斯兰经商伦理
第二节 临夏回商的历史价值
一、为汉藏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商业群体
二、青藏高原上文化交流的传递者
三、活跃在“世界屋脊”上的商业群体
四、汉、回、藏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民族关系的纽带
第四章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思考
第一节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商业贸易发展的不足
二、落后的第二产业
三、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四、人才培养缓慢
五、资金流动受阻
第二节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发展商业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二、以贸促工,发展物流优势产业
三、借鉴和引入现代商业发展模式
四、加强基础教育、培育先进人才
五、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字号:民族商业文化的精髓[J]. 姜增伟. 中华手工. 2011(09)
[2]伊斯兰市场经济伦理及其特征初探[J]. 杨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历史上河州多元生态间的贸易运输组织与网络[J]. 王平. 青海民族研究. 2011(01)
[4]资源积淀与产业集群——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皮毛经济整合模式新构[J]. 马英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从内贸与外贸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刘亚丽. 中国商贸. 2010(04)
[6]新形势下西北地区回族经济发展路径刍议[J]. 张建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明代河州、岷州、洮州茶马贸易研究[J]. 肖文清,武沐.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4)
[8]重振回商精神[J]. 杨怀中. 回族研究. 2009(03)
[9]加速西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突破县域融资障碍[J]. 唐阳芬,刘大蓉. 西南金融. 2007(07)
[10]对甘(南)临(夏)两州经济增长的对比分析[J]. 樊胜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中间人:流动与交换[D]. 敏俊卿.中央民族大学 2009
[2]临潭回族的商业变迁研究[D]. 敏文杰.兰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清末民初河湟回藏贸易变迁研究[D]. 勉卫忠.中央民族大学 2006
[2]近代甘宁青地区的皮毛贸易[D]. 钟银梅.宁夏大学 2005
[3]温州模式与临夏模式比较研究[D]. 赵燕.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63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36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