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1:13

  本文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资产证券化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凭借其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功能,风靡世界各国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内容是破产隔离机制,资产证券化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该机制能否顺利构建和运行。在法律上,破产隔离机制的实现需要两个关键步骤:其一,构建独立的SPV;其二,实现资产的真实销售,本文将从这两大核心问题入手研究破产隔离机制。 第一部分,资产证券化概述。阐述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和基本原理,同时介绍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第二部分,阐述破产隔离机制在资产证券化中的本质地位。首先对破产隔离机制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破产隔离的主要目的——降低交易成本,并指出通过SPV的构建和真实销售两个关键环节可以实现破产隔离。 第三部分,破产隔离机制的核心:独立的SPV。首先介绍SPV的组织形式;其次探讨SPV的设立主体;最后,重点分析SPV破产隔离机制。 第四部分,破产隔离机制的实现:真实销售。首先对真实销售的判断进行分析,再对资产转移方式进行研究资产。 第五部分论述我国破产隔离机制的发展建议。立足我国国情和法律环境提出对SPV的组织形式、设立方式以及资产转移方式的改进建议。 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强调破产隔离机制在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我国构建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必须要立足我国实际。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破产隔离机制 SPV 真实销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资产证券化概述10-15
  • 一、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及基本原理10-13
  • (一) 资产证券化的涵义10-12
  • (二)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12-13
  • 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13-15
  • (一) 发起人集中证券化的资产,组成资产池13
  • (二) 构建SPV13
  • (三) 资产转移,实现“真实销售”13
  • (四) 资产的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13
  • (五) 证券发行与销售13-14
  • (六) 偿付14-15
  • 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破产隔离机制15-18
  • 一、破产隔离机制概述15
  • 二、破产隔离机制的目的:降低交易成本15-17
  • (一) 降低利息成本16
  • (二) 降低防范风险的成本16
  • (三) 降低经营成本16
  • (四) 降低信息成本16-17
  • 三、破产隔离机制的保障:独立的S尸V与真实销售17-18
  • 第三部分 破产隔离机制的保障:独立的PsV18-27
  • 一、SPV概述18-19
  • (一) SPV的定义18
  • (二) SPV的法律性质18-19
  • 二、SPV的组织形式19-21
  • (一) 信托型SPV19-20
  • (二) 公司型SPV20-21
  • (三) 合伙形SPV21
  • 三、SPV的设立方式21-22
  • (一) SPV的设立方式21
  • (二) 不同设立方式之利弊分析21-22
  • 四、SPV破产隔离机制22-27
  • (一) SPV同发起人破产风险的隔离22-23
  • (二) SPV自身破产的隔离23-27
  • 1 、SPV自愿破产的防范23-25
  • (1) 设立独立董事24
  • (2) SPV的股权结构24
  • (3) SPV由独立的第三方控制24
  • (4) 对SPV权利能力进行限制24-25
  • (5) 将SPV设立成信托25
  • 2、SPV强制破产的防范25-27
  • (1) 通过对SPV经营范围的限制来防范债务的发生25
  • (2) 通过对SVP债务和担保的限制来防范其债务的发生25
  • (3) 对SPV人员和机构的限制25
  • (4) 在SPV发生债务的情况下,确保投资者对资产的优先权25-26
  • (5) 对SPV并购重组的限制26-27
  • 第四部分 破产隔离机制的实现:真实销售27-34
  • 一、真实销售的判断27-29
  • (一) 真实销售的内涵27
  • (二) 真实销售的判断27-29
  • 二、资产转移的方式29-32
  • (一) 更新29-30
  • (二) 从属参与30
  • (三) 信托30-31
  • (四) 让与31-32
  • 三、真实销售的风险防范与处理32-34
  • (一) 可撤销交易风险32-33
  • (二) 重新定性风险33
  • (三) 混合风险33
  • (四) "实质合并"风险33-34
  • 第五部分 我国破产隔离机制的发展建议34-38
  • 一、SPV组织形式之选择34-36
  • (一) 信托型SPV的不足34-35
  • (二) 构建公司型SPV的法律障碍35
  • (三) 我国SPV组织形式之选择35-36
  • 二、SPV设立方式之选择36
  • 三、资产转移方式之选择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文强;赵会玉;;论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构建[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1期

2 田园,柯大钢;从表外融资透析金融创新活动及其风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孙英伟;;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构造[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王守建;资产证券化与SPV相关法律问题解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5 李尚公,沈春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6 付同青;;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相关的法律问题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7 张红娟,孙英伟;构建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隔离机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8 许前川;资产证券化中SPV法律问题之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艳蓉;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伍兴龙;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之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赵玉;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李晓亮;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陈玮芳;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蒋学兵;资产证券化中SPV的风险隔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先俊;论中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创新与构建[D];安徽大学;2005年

8 周旭锋;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毅;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庞澜波;论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法律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08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