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新常态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有效率吗——基于利率市场化创新驱动视角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5 03:12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有效率吗——基于利率市场化创新驱动视角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以"增速下降、结构升级、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常态。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视角,运用数据包络法(DEA),研究我国信托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经营效率,以及影响我国信托业经营效率的因素,并通过构建实证模型,研究我国信托业效率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研究发现:新常态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是有效率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促进了信托业效率的提高,信托业效率的变化趋势和存贷利差的变化负相关。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新常态 信托效率 利率市场化 数据包络法(DEA)
【分类号】:F832.5;F832.49
【正文快照】: 3一、引言2011年之后,我国经济告别了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2001—2011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42%;而2012—2015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仅为7.4%。经济增长的这种变化不是周期性变化,而是一种结构性减速,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刚;孔刘柳;李好好;;我国信托产品创新现状与展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2 黄乐桢;;英国碳信托来了[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20期

3 邵政康;;“信托基金”简介[J];中国金融;1981年04期

4 周国勇;工发信托基金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1989年03期

5 宋运肇;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单位信托基金简介[J];上海金融;1991年05期

6 汪实夫;关于信托起源问题的辨析──传统“信托产生于英国12世纪”的说法牵强附会[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7 黄宇;长期融资:我国信托功能的现实定位[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8 新平;;信托业“刚性兑付”需要破除[J];金融博览;2014年03期

9 陈赤;;信托“刚性兑付”的化解之道[J];金融博览(财富);2014年04期

10 叶雨;;信托:富豪&名人的财富选择[J];东西南北;2012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飞;蒲实;;构建中国信托业高能多元优化治理模式[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杨林枫;用风险缓冲信托基金化解信托风险[N];证券时报;2005年

2 蔡小辉;自由裁量信托的妙用[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2012上半年中国艺术品信托基金研究报告[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特约记者 王小丹;信托涉水房地产资本代建 多公司开始谈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信托律师 张文博;信托兑付危机的应急措施[N];证券时报;2013年

6 陆斯嘉;艺术品信托,发行量同比下降逾半[N];东方早报;2013年

7 好买基金;信托盛宴难再[N];经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夏青;565个信托计划公布清算报告 中原信托产品实际收益率31.77%排榜首[N];证券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杜丽娟;信托审计被点名 华润金融或遭调查[N];中国经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潘 霓;五月份发布信托计划24个[N];证券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洋;我国信托业市场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廖鸣;东方信托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运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张以东;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其可选择的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洪文瑾;厦门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曾灵嫣;理财规划中寿险信托的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6 张彦乔;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模式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徐庆泉;发展我国公募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法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颖;我国内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上市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我国信托业发展有效率吗——基于利率市场化创新驱动视角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51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