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5:19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于2010年推出了股指期货,这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价格是金融市场中的最重要的信息要素,是反映供求关系最灵敏的金融变量;价格发现是股指期货的最显著的作用;研究这一功能可以分析判断市场的运行效率。波动溢出是指不同市场或者金融资产之间波动的相互作用;研究股指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两个市场的运行态势,分析不同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规律;研究股指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也可以提高投资者参与市场时的风险识别能力,促使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使市场主体逐渐走向专业化和理性化。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使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股灾”过后,很多投资者和媒体将这次暴跌归咎于股指期货,指责正是由于存在股指期货才让做空股市成为可能,进而导致了这次暴跌。诚然,股市的涨跌是一种客观的金融现象,我们不能将这次暴跌归咎于某一单方面原因;但是,波动如此剧烈却也是极不正常的。在这种行情下,股指期货是否发挥了价格发现的作用;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值得研究。作为研究的第一步,本文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理论指导实践,想要进行成功的研究,必需经历这个阶段。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价格发现功能的定义、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原因,波动溢出的相关概念、金融市场之间具有波动溢出现象的原因。接下来,为了研究这两个问题,本文需要应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应该收集与实证研究的相关数据,本文用到数据有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和收益率序列、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和收益率序列。然后,在研究之前应该对这些模型做简单的介绍,了解这些模型的运用条件、使用方法。接着,对于收集到的数据,本文对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数据的均值、方差、分布等基本信息。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后,本文利用计量方法对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到的最终结果;金融资产的价格一般都具有趋势性是非平稳序列数据,若直接进行计量建模,则会产生伪回归的问题,所以在建模之前要对数据做单位根检验;描绘二者之间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二者的因果关系,最后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对股指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本文采用多元GARCH模型进行拟合,这个模型适合研究多种资产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实证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的经济意义进行总结。论文最后联系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收益率序列的分布不是标准正态分布,其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性;收益率序列存在自相关现象。(2)经过ADF检验证明,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数价格序列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性;指数收益率序列和期货收益率序列围绕均值上下波动,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EG两步法检验对数价格数据发现,二者对数价格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拒绝RF不是RP的格兰杰原因这一假设,初步证明期货市场的变化是现货市场发生变化的原因,股指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3)因为对数价格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本文为了量化二者的关系,构建了VECM模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存在均值回归的现象,也就是说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不可能一直涨下去或跌下去,而是要围绕着价值附近上下波动,对比模型中的期货市场方程和现货市场方程,可以认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但是二者做出的贡献程度并不相同,在价格发现过程中期货市场发挥了主要作用。然后通过构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期货市场的冲击会传递到现货市场,给现货市场带来影响,而且这种冲击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现货市场的冲击也会从现货市场传递到期货市场,但是这种影响的程度非常小,且影响缓慢;因此,可以认为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中居于领导地位。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也可以证明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占有主导地位。(4)为了研究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本文构建了VAR-BEKK-GARCH模型。通过研究模型的均值方程进一步证明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占有主导地位;通过研究模型的方差方程发现:对角线上的系数α11、α22、βa11和β22均显著,说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具有“聚集性”;a12、α21、β12和β21这四个系数位于矩阵对角线的两侧,用来衡量期货市场波动、现货市场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四个系数显著,说明二者的波动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两个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将研究时间段细分后发现,不同阶段波动溢出效应会存在差别:盘整阶段和下跌阶段期货市场对现货波动溢出比上涨阶段显著。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融资融券交易,(2)加强监管股指期货的力度,(3)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4)加强投资者教育,(5)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综上所述,本文研究证明股指期货在价格发现功能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股指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 股票指数现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13-15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框架14-15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15-16
  • 2. 文献综述16-27
  • 2.1 国外文献16-19
  • 2.2 国内文献19-25
  • 2.3 总结评述25-27
  • 3. 股指期货介绍27-35
  • 3.1 股指期货发展历史27-29
  • 3.1.1 境外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27-28
  • 3.1.2 国内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28-29
  • 3.2 价格发现原理分析29-31
  • 3.2.1 价格发现的定义29-30
  • 3.2.2 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原因30-31
  • 3.3 波动溢出原理分析31-35
  • 3.3.1 波动溢出的定义31-32
  • 3.3.2 波动溢出存在的原因32-35
  • 4. 实证研究35-53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35-36
  • 4.1.1 数据收集35
  • 4.1.2 数据处理35-36
  •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36
  • 4.2 样本检验36-41
  • 4.2.1 单位根检验36-38
  • 4.2.2 协整关系检验38-39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9-41
  • 4.3 价格发现功能建模41-46
  • 4.3.1 VECM模型估计41-43
  • 4.3.2 脉冲响应分析43-45
  • 4.3.3 方差分解分析45-46
  • 4.4 波动溢出效应建模46-50
  • 4.5 研究总结50-53
  • 5. 政策建议53-57
  • 5.1 完善融资融券交易53-54
  • 5.2 加强监管股指期货的力度54
  • 5.3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54-55
  • 5.4 加强投资者教育55-56
  • 5.5 稳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56-57
  • 参考文献57-62
  • 后记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勋;杨铃珊;;A股与亚洲主要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2 李鹏飞;赵星华;贾雯婷;;封闭式基金量价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知识经济;2014年04期

3 毛明洁;;沪、深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4 吴文锋;刘太阳;吴冲锋;;上海与伦敦期铜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5 倪振州;吉余锋;;次贷危机前后中美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市场;2010年31期

6 张金良;谭忠富;;国内外原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吴海霞;王静;;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10期

8 侯斌;;我国股市与汇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19期

9 高艳;陈守东;;主要汇率市场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13期

10 熊正德;谢敏;;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海霞;王静;;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苏明;李力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于国际价格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邓鸣茂;上海与伦敦金属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N];期货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广喜;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玲;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静;欧债危机背景下各国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3 薛佳;泸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的波动溢出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强明;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波动溢出效应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孔同璐;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新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我国能源板块股价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7 张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机制转换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彤;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9 杜绪沅;基于BEKK-MGARCH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赵德超;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率的相互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59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