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市值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食品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市值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我国食品行业质量丑闻事件频发,不仅对广大消费者造成很大伤害,而且对事发企业和同行业非事发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严重毁损中国食品的国际声誉。食品质量问题成为广大消费者、企业管理者以及中央领导十分关切的问题。要提升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的质量,改善中国食品的国际声誉,企业管理者了解质量丑闻事件给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影响以及怎么应对这样的负面事件就十分必要。本文以2007年至2015年发生的54起食品质量丑闻事件为样本事件,基于沪深A股市场的296个企业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定量研究了质量丑闻事件的行业效应及效应传播方式,通过回归分析探究了企业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在事件研究中,本文主要采用了市场模型来估计股票期望收益率,另外运用市场调整收益模型作为对比来检验方法的稳健性。事件研究结果表明,质量丑闻事件对事发企业有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事发企业在(0,10)的累积超额收益率为-3.05%;同行业非事发企业也受到丑闻事件的显著负影响,即受到传染效应的影响,在(0,10)的累积超额收益率为-1.34%。对行业细分后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酒和肉制品行业的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带来传染效应,乳品和食品综合行业的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带来竞争效应。进一步,对效应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究,发现事件带来的效应是由三级行业逐渐向二级行业和一级行业传播的。最后,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探究了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并没有起到保护企业的作用,业务多元化也无助于减少企业风险;企业成长性和企业的国有性质与累积超额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负债股权比率与累积超额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没有表现出与累积超额收益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解释,还向企业管理者、市场监管者及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
【关键词】:质量丑闻 事件研究 传染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82;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提出问题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3 研究现状13-21
- 1.3.1 相关概念界定13-16
- 1.3.2 事件对事发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16-19
- 1.3.3 事件的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研究19-21
- 1.3.4 现存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21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1-23
- 1.4.1 研究内容21-22
- 1.4.2 技术路线图22-23
- 1.5 本章小结23-24
- 第二章 假设提出24-32
- 2.1 食品安全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股价的影响24-25
- 2.2 效应的传播路径25-26
- 2.3 细分行业食品安全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股价的影响26-27
- 2.4 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27-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样本分析32-39
- 3.1 事件研究法32-35
- 3.2 样本选择35-36
- 3.3 样本描述性统计和分布情况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实证研究结果39-58
- 4.1 事件研究结果39-49
- 4.1.1 整体事件研究结果39-43
- 4.1.2 行业细分研究结果43-49
- 4.2 影响因素分析49-54
- 4.2.1 样本数据搜集与选取49
- 4.2.2 回归模型及变量设定49-50
- 4.2.3 回归结果50-54
- 4.3 研究结果讨论54-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9
- 附录69-79
- 1 整体事件研究结果69-72
- 2 传播路径研究结果72-73
- 3 行业细分研究结果73-79
- 3.1 按二级行业细分研究结果73-75
- 3.2 按三级行业细分研究结果75-77
- 3.3 按三级行业细分的传播路径研究结果77-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斌;王玉春;;限售流通股上市超额收益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学勇;盖明昱;;技术分析与超额收益率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9期
3 陈实;;后金融危机时代股票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4 刘少波,尹筑嘉;沪市A股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5 唐国钟,赵景文;中国上市公司行业投资价值分析[J];上海金融;2004年12期
6 庞子健;;中国电力行业股票最佳投资年限研究——基于超额收益率的数据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8期
7 符安妮;毕晟;;宏观经济变量能否预测股票超额收益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06期
8 张培培;;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超额收益率实证分析[J];商;2012年09期
9 舒彤;韩毅;;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10 王振山;杨柔佳;李玉兰;;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信息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收;吴启芳;;上市公司超额收益率实证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沈维涛;朱冠东;;QFII超额收益率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基于信息披露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韩晓舟;潘红礁;;股改注资承诺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的事件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曲晓辉;万鹏;;公司营收计划自愿披露的市场反应[A];当代会计评论(第4卷第1期总第7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信证券分析师 黄学军;围绕半年报业绩预告发掘“黑马”[N];证券时报;2011年
2 谭峻吴 林祥;增发效应实证分析[N];证券时报;2002年
3 佘坚;“小非”解禁影响并不显著[N];证券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振冬;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胡天存 陈超;上市公司还需迈大步[N];中国证券报;2003年
6 胡蓉萍;北京银行夺冠 华夏银行垫底[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记者 赵明超;指数增强基金“不增强” 业绩首尾相差近15%[N];上海证券报;2013年
8 实习记者 简悠;银行理财产品集中遭遇尴尬[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谢卫国 实习记者 唐薇薇;基金超额收益榜出炉 王亚伟“最近3年”一骑绝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周宏;富国基金李笑薇:量化投资迈向“绝对收益”新征程[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娜;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晓亚;事件驱动股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俞清清;并购套利策略及其收益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4 宋丹丹;基于信息传播和市场反应的大股东减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柳青;上市公司更名的动机与超额收益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程文彬;产品安全事件对企业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杨志强;食品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市值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魏聪;上市公司平滑收益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朱嘉宁;银行信贷对企业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曾伟娇;年报盈利公布期我国价值股和魅力股累计超额收益率的非对称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食品质量丑闻事件对同行业非事发企业市值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7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