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科技文化的发展对我国西部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07:14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切入点:西部新兴产业 出处:《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汇融合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对我国正处在"一带一路"节点地带的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更是起到催生、引领的作用。针对"一带一路"科技文化的发展,对西部新兴产业聚集作用的机制开展研究,探讨在"一带一路"作用下,科技文化国际融合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效途径和新型模式寻求对策。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and eff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the convergence of culture. It will also give birth to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at the node of "Belt and Road".A leading role.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Belt and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west, and probes into the mechanism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new industries in the west,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way and a new mod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1522013)
【分类号】:F127;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乔木;;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的模式分析[J];管理观察;2015年17期

2 连蕾;卢山冰;;科技资源区域集聚效应与创新效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02期

3 王嘉琦;;“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模式(中篇)——丝路影视基地产业集聚带模式[J];中国房地产;2015年05期

4 胡新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向比较与优化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支育辉;;促进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2期

6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7 薛晓光;张丽;;大力培育新兴战略支撑产业,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聚集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1期

8 潘建红;;科技文化:内涵、层次与特质[J];理论月刊;2007年03期

9 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永鹏;胡翠;;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9期

2 赵红梅;王晋剑;江崇莲;;共生视域下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机理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2期

3 赵昕;;“一带一路”科技文化的发展对我国西部新兴产业集聚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年03期

4 王蕾;张兵;张Pr琪;仝宜;;众筹存在空间集聚性吗?--来自众筹网的证据[J];经济经纬;2017年03期

5 郭海燕;;基于DEA模型的济南市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6 李佳俐;程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协调发展与竞争优势保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7 王爱民;张培;;农业科技园区集聚水平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01期

8 王中亚;;新常态下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当代经济;2016年34期

9 赵红梅;王晋剑;江崇莲;;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23期

10 刘燕峰;;丽水市科技文化传播途径选择研究——以缙云县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6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政扬;中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任登魁;全球价值链视角贫困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嘉琦;;“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模式(下篇)——城镇文化庄园经济集聚带[J];中国房地产;2015年08期

2 王嘉琦;;“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模式(中篇)——丝路影视基地产业集聚带模式[J];中国房地产;2015年05期

3 王嘉琦;;“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模式(上篇)——以文化金融合作PPP模式建设“丝路文化地产集聚带”[J];中国房地产;2015年02期

4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11期

5 王双;张雪梅;;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J];理论界;2014年11期

6 李婧;管莉花;;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集聚及其地区差异——来自中国的实证[J];管理评论;2014年08期

7 薛澜;林泽梁;梁正;陈玲;周源;王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年05期

8 黄庆华;刘建徽;;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博;李启航;;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03期

10 于锦荣;黄蕾;;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路径的优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阳;施祖留;;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2 吴德进;;加快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探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单玉丽;;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闽台合作五大策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4 王征;;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缘由与发展途径[J];城市观察;2014年02期

5 魏梦杰;;七大新兴产业名单敲定 百余上市公司成兴奋点[J];山西青年;2010年10期

6 张凌鸿;;杭州:“潜伏”战略性新兴产业[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12期

7 欧阳\,

本文编号:1704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1704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