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发布时间:2016-09-28 13:10

  本文关键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朱 楠(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摘 要: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倒闭潮的出现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自身脆弱的一面。面对经济危机的挑战,民营企业急需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求企业提高产出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求企业的发展要顾及社会、环境和国民等非经济因素发展的需求,制定企业更高的发展标准。

  要从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改革价格体制、树立自主品牌等途径来实现目标转变,进而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危机;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倒闭潮的出现表明我国民营企业要总结经济危机冲击的教训,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型。本文在分析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的挑战以及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一、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对外贸易领域受到的影响最大。2008年,我国外贸增长经历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波动,与入世后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相比,外贸进出口增速出现回落。同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同比减缓8.5个百分点。其中,从2008年10月始,进出口增长开始出现明显减速;11、12月份,则连续出现负增长。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迅速扩大,累计量可能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①三十一年的改革开放,促使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产值不断下降,而民营经济的产值却不断上升,甚至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省份的工业产值中,民营经济的份额占到了80%,这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06年民营企业就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力量)。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由于在对外贸易中的前沿位置,民营企业最先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中小企业倒闭数量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死存亡本属常态,但引人关注的是昔日的龙头企业、明星企业纷纷陷于危机。 以浙江的民营企业为例,2008年浙江南望集团、飞跃集团、金乌集团、一新集团、江龙控股集团、华联三鑫集团或破产,或资金链断裂,而这些企业都是当地知名企业。仅从上述破产或资金链断裂的六家企业看,直接涉及的相关企业可能多达上百家,涉及的债务规模可能高达200-300亿,如果加上企业间的互相担保,这一数据还将被几倍、十几倍的放大。①如果这一推测合理,那么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企业的倒闭潮持续下去,将会导致浙江经济的生命线受到破坏,而与浙江经济结构相似的省份也会遭到冲击。此外,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也加强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忧,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20.

  2亿,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亿美元,同比下降17.1%,进口717.3亿美元,同比下降25.

  1%。②而早在今年年初海关总署曾预计,今年我国进出口下滑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按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估计,全年进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至5%以下。

  经济危机不但使民营企业陷入困境,也使我国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在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民营企业不仅是对外出口的主力军,也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毕业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而如今,民营企业不但无法解决社会上的劳动力就业,还因自身问题产生大量的失业工人。

  就业问题矛盾的加剧已经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经济危机也有两面性,除了危害的一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给过热的中国经济浇了一盆冷水,使企业家们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使民营企业重新洗牌,淘汰了一批规模小、层次低、耗费高的企业,经历过考验的企业才更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关注国内外市场,同时也会得到政府的关注。同时,经济危机使不断高涨的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下跌,有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

  二、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的挑战

  1.外需的萎缩和外贸风险加大

  经济危机对民营企业最直接的挑战莫过于外需的萎缩导致出口下降。据目前的情况看,外需下滑不仅仅发生在欧美国家,新兴经济体也在所难免,因此国家“保出口”政策恐难保住出口,那么对民企的帮助也就不大。但随着国家4万亿救市政策不断产生效果,国内需求会不断扩大,从而出现贸易顺差减少或贸易逆差的可能。

  经济危机不仅仅使出口下降,贸易环境的变化也带来外贸风险不断增加。国外进口商由于资金链断裂,拒付货款、恶意拖欠、违约毁签、破产倒闭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人民币相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较稳定的窄幅波动态势,但对欧元、日元、英镑等币种波动性加大,如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1月5日为9.53:1,3月3日升至8.59:1,波动幅度高达10%,对日元、英镑等汇率4、5月的上下波动幅度也在10%左右,这给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带来很大风险。[1]

  2.外贸依存度过高导致危机加深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折射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许多构成要素,并对其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是从1980年的12·5%上升到2007年的66.2%,高于美、日20%左右水平,200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但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民营企业大量存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出口依存度高达92%和63%,进口依存度分别为69%和46%。[3]而这种依存度是对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对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不高产品出口的依赖。因此,这种类型的外贸依存度使民营企业敏感于世界经济的波动,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影响。

  影响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9年3月17日世界银行名为《贸易保护:初见端倪但趋势令人担忧》的报告指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从2008年下半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措施速度增加,全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较前年增加了15%,最终被认定为倾销并课以惩罚性关税的案件数增加了22%。

  中国制造,历来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此次经济危机中,有发达国家,也有像印度、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主要采取补贴方式,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采取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做法。随着危机的继续深入,一些国家无论在本国的政策层面还是在国际组织(如WTO)层面,可能出台更多对华贸易不利的贸易保护措施,即使这些国家曾公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反对声恐怕仅存留于表面。

  影响二,刺激出口政策会产生负面影响。为应对经济危机,2008年8月到2009年3月,我国已经六次较大范围上调出口退税率,主要涉及纺织品、服装、玩具、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从4月1日起,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要提高到16%。这无疑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出口的困难,增强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但也应看到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政策难保出口。如前所述,经济危机已经从欧美国家扩展到新经济体,导致全球的市场需求萎缩,出口退税政策能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降低,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但不能使国外的市场需求旺盛。此外,我国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出口退税作为变相的补贴不但不能使出口企业大量获益,反而补偿了进口国家。转贴于中国论文库


  本文关键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25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