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跨界搜索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29 13:07

  本文关键词: 跨界搜索 战略柔性 创新绩效 出处:《技术经济》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组织均衡理论引入跨界搜索研究,构建了跨界搜索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实证考察了跨界搜索的匹配均衡、联合均衡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19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界搜索的匹配均衡和联合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跨界搜索的匹配均衡和联合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交互作用;战略柔性正向调节跨界搜索均衡的两个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equilibrium into the research of cross-border search,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nfluence of cross-border search equilibrium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matching equilibrium of cross-border search. The influence of joint equilibrium and its interaction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192 high-tech enterprises, the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ching equilibrium and joint equilibrium of cross-border search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The matching equilibrium and joint equilibrium of cross-border search have positive interaction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trategic flexibility positively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imensions of cross-border search equilibrium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组合’与创新能力研究:涌现、构型与治理”(71572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协同创新与集群网络演化的交互模型研究”(71172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及跨越研究”(71272130)
【分类号】:F273.1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在竞争激烈和日趋动荡的环境中,企业有限的内部资源难以满足其持续的创新需求,开放式创新为企业从外部组织获取异质性资源提供了有效路径。跨界搜索作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应对不确定性竞争的有效战略,对企业发掘潜在的市场机会、扩大技术知识范围以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航;陈劲;;国际搜索与本地搜索的抉择——企业外部知识搜索双元的创新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09期

2 卢艳秋;赵英鑫;崔月慧;王向阳;;组织忘记与创新绩效: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4年03期

3 张文红;赵亚普;;转型经济下跨界搜索战略与产品创新[J];科研管理;2013年09期

4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5 张婧;段艳玲;;市场导向均衡对制造型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6 李垣;苏中锋;;战略柔性对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丽微;李卓键;;组织忘记、组织柔性与原始性创新:组织学习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J];预测;2017年04期

2 殷俊杰;邵云飞;;跨界搜索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7年07期

3 胡畔;于渤;;追赶企业的本地搜索、能力重构与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7年07期

4 高孟立;;双元学习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组织冗余与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4期

5 孙彦明;赵树宽;王泷;邵东;于黄河;;协同创新视阈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3期

6 何伟怡;王星烨;钟炜;;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供给侧协同缺陷和对策[J];企业经济;2017年06期

7 蒋沛诗;翟丹妮;;不同产学研协同模式下的知识创新与管理[J];经营与管理;2017年07期

8 王蕾;许刚;;基于创新驱动力的科技型企业战略柔性研究[J];天津科技;2017年06期

9 周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循环机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刘建华;蒲俊敏;姜照华;;新能源汽车三螺旋协同创新战略研究——以宇通为例[J];企业经济;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航;陈劲;郑小勇;;新兴经济体中企业国际多样化与创新绩效:所有权结构的调节效应[J];科研管理;2014年11期

2 吴航;陈劲;;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模式影响创新绩效机制——动态能力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年08期

3 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科学学研究;2011年12期

4 万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8期

5 孙宝文;涂艳;王天梅;马燕林;;企业战略柔性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12期

6 张婧;段艳玲;;市场导向均衡对制造型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7 杨智;邓炼金;方二;;市场导向、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中国软科学;2010年09期

8 王铁男;陈涛;贾榕霞;;组织学习、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9 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4期

10 李忆;司有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与绩效:战略和环境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守一,王少平;非均衡经济研究的若干问题[J];当代财经;2002年02期

2 于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研究[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廷惠;;均衡、非均衡及“错误”的现实意义:市场过程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4 中国科学院领导力课题组;董纪昌;董伟峰;霍国庆;苗建明;;均衡领导力研究[J];领导科学;2009年10期

5 李兆凡;;非均衡理论发展、特征及其应用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01期

6 曾启贤;从不均衡中求均衡.[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袁建文;关于非均衡理论的探讨[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8 项薛;科尔内“短缺均衡”评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9 刘少成;;非均衡理论与管理科学[J];经济科学;1993年01期

10 高友才;均衡的客观性及均衡观重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德峰;;市场经济均衡理论模型与分析研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邵建唐;;从价格均衡理论看煤矿招工难[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彪;;非均衡市场运行中的宏观紧缩与数量调整[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洪银兴;;非均衡市场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圣明;五个统筹的经济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翟帆;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有着独特内涵[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杨圣明;五个统筹的创新之处何在[N];北京日报;2004年

4 陈建林;在博弈中寻求均衡[N];重庆日报;2004年

5 李文;让真正的学者受到尊重[N];光明日报;2009年

6 袁政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城市区域平衡发展也能体现经济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叶;基于非均衡理论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率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陈伟;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政策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钱泽淼;影响室内均衡构图要素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李南菲;就业—居住均衡与城市通勤[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龙岗;中国非均衡经济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张冰菊;基于非均衡理论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莉;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及其具有公共物品博弈中的Nash均衡[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凤先;大连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的非均衡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黄上国;中国过渡时期制度非均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徐文渊;基于流动均衡的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3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73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