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12:00

  本文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企业绩效 生命周期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最先起源于美国,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广义上看,按照投资标的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包含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基金和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主要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后 低买高卖‖方式,分享所投资企业绩效提升带来的巨额收益。近些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新募基金金额和新募基金数量均呈指数级增长。以此为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于被投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引入生命周期的概念,分别探究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更好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洞察和建议。在梳理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假设1: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企业的成长绩效优于未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企业的成长绩效;假设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被投企业绩效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不同。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2014年至2016年间新挂牌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假设1,本文把企业按有无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为两组,用SPSS进行样本均值对比以探究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的成长绩效表现是否优于未引入私募股权的企业的成长绩效;针对假设2,本文把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样本按照生命周期进行分组,并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机构数量、持股时长、持股份额、机构声誉为解释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净利率(ROA)为被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建模,分别探究不同生命周期下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在全周期内,机构声誉和机构数量对企业绩效发挥正向重要影响;(3)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同时本文建议,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应当谨慎挑选投资机构,重视引入高声誉机构,同时在融资金额固定情况下应当优先考虑引进多家投资机构。
[Abstract]: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 is an import, firs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born in 20th century. In a broad sens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ment target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s include angel investment, venture capital,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unds and industrial funds and other forms, mainly through the investment of corporate equity after the purchase of high sales. In recent years, private equity fund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the amount of new funds and the number of new funds have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pt of life cycle is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explore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s and enterprises with financing needs to provide insight and advic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hypothesis-hypothesis 1: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firm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is better tha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s without the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s; Hypothesis 2: the impact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invested firms varies with the life cycle of the firm. In the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takes A shares listed newly listed from 2014 to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hypothesis 1, this paper divides the enterpris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s. Using SPSS to compare the sample mean valu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s without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In view of hypothesis 2, this paper groups the enterprise samples into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life cycle, and takes the number of institutions, the duration of holding, the shareholding share and institutional reputation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 rate of return on net assets (ROEO) and the net interest rate of total assets (ROAA) are taken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and the scale of the firm are taken as the control variables to model the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life cycles.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 the introduction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2) during the whole cycle, the reputation and number of institution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3) in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e factors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fund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nterprises with financing needs should carefully select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 reputation institutions, and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case of fixed financing.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波;;融资新亮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J];中国房地信息;2006年12期

2 周丹;王恩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性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3 林铁钢;;中国正成为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访美国企业成长协会董事局前主席帕特里克·赫雷[J];中国金融;2007年11期

4 张桂枝;;天津率先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思考[J];天津经济;2007年07期

5 侯玉娜;李振一;;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3期

6 王琳;;浅谈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形势[J];金融经济;2008年22期

7 李政;;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35期

8 王磊;师萍;;私募股权投资国内发展现状初探[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邹陶;王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11期

10 ;北京领跑私募股权投资[J];国际融资;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薛智胜;古正宇;;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完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马贝艺;李培恒;丁立;杨海宁;常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A];201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2年

3 林剑乔;黄德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借鉴[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王敏;;私募股权投资条款在国内股权投资中的适用[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贾希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投资优先权的法律透视[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艳红;全球私募股权投资日渐繁荣[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徐寿松 孔徙;中国成亚洲私募股权投资“热土”[N];经理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印久青;私募股权投资:盛名之下会否放慢脚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黄继汇;私募股权投资看好中国大陆[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李季先;私募股权投资:盼上海敢为天下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省工商联 发言人:吴爱玲 省政协常委、眉山市工商联主席、眉山市政协副主席;激活民间投资 加快我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建议[N];四川政协报;2011年

7 记者 徐锐;要尽快确立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地位[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王燕辉 平安银行;私募股权投资业面临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 冯坡;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困局难解[N];国际商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和平;9000亿险资蓄势私募股权投资[N];中国保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毅祖;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张兴巍;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表现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3 何滔;创业板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贺玮;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张威;风险约束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6 王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旭波;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规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禹久泓;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决策与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潇;支持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10 赵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汉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魏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马海静;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莲;论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境内法律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超;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门磊;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葛辉;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峗;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小刚;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8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48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