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与创新:偏好、困境与陷阱
本文关键词: 专利偏好 专利陷阱 创新困境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企业为何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却不能拥有数量巨大的创新产品,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本文使用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得出:企业家精神的不足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使得中国企业形成"专利偏好",即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的数量,而非质量;对不同专利资源优化整合的动力不足,更缺乏将专利转化为创新产品的动力;中国企业对拥有专利存在偏好,带来"创新困境"进而让企业步入"专利陷阱"。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专利偏好"、"创新困境"及"专利陷阱"的理论假说,并利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Abstract]:Why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patents, but not a large number of innovative products, the key lies in the lack of entrepreneurship.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ck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rientation make Chinese enterprises form a "patent preference", that is,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ntity of invention patents rather than the quality, and lack the motive power to optimize and integrate different patent resources.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motivation to turn patents into innovative products; Chinese companies have a preference for patent ownership, which creates "innovation dilemmas" and puts them in a "patent trap."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f "patent preference", "innovation dilemma" and "patent trap", and verifies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by using microcosmic data of local high-tech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创新发展机制研究”(2017M6116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企业创新补偿效应的生成与演化机理研究”(13YJAZH045)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研究项目“以市场需求引导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14SJB257) 2014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项目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2016年度重点招标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审计研究”(GASA161017)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江,戴林;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行为理性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2 叶常林,徐德信;改革呼唤制度企业家[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6期
3 吴奕湖,侯先荣;创新、合作、敬业——企业家的三种精神[J];经济纵横;2000年03期
4 张剑;论影响企业家成就的非智力心理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刘传;谁是中国的“企业家”?[J];经营与管理;2000年10期
6 安新华,杨迎新;制度、传统与企业家精神[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吴新国 ,詹虎;机制:企业家职业化的前提[J];决策探索;2000年12期
8 张军;真正的企业家从何而来[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1期
9 姚平;“无知之勇”和“弱势心理”──民营企业家捂在心口的痛[J];北京经济了望;2000年08期
10 ;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精彩观点——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J];宁夏科技;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植根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在2007企业家精神论坛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2 马蔚华;;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A];200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黎江;;浅谈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先动战略[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大刚;闫晋斐;;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成荣;;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冲突与融合[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6 满慧;;浅谈我国国企企业家制度供给约束及企业家市场化[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楼明;;在西进中升华——企业西进中的企业家精神[A];与时俱进创伟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3年
8 张晖明;范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企业家因素作用[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马新建;;关于企业家资源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王成;刘莉;;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其仁;新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吴岳;企业家精神的塑造[N];中国人事报;2002年
3 樊纲/郭凡生;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企业家精神:一个崭新的时代主题精神[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王冰 (作者系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怎样看政府为企业家免费体检?[N];长江日报;2007年
6 李高超;企业家精神成为第四生产力[N];国际商报;2006年
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院长 李安民;在转型中落实企业家精神[N];人民邮电;2007年
8 中国一航总经理 林左鸣;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用企业家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N];人民邮电;2008年
10 杨洁;社会需要“企业家精神”[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琦;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周宁东;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朱乾;区域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刘亮;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6 劳铖强;企业家行为与现代企业成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任洲麒;多维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刘文华;涌现视角的企业家机会的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龙;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晋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许兵;论两个根本性转变中企业家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韩萍;企业家形象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峥;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何树贵;企业家成长制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杜沁源;试论我国女企业家人格及其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欣;企业家精神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李雪;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与创业劳动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2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0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