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决定产业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16:57

  本文选题:快速消费品行业 + 客户评价 ; 参考:《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04期


【摘要】:在零售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作为其上游供应商的快速消费品行业正经历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发展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成为快消品供应商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161家快消品生产企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客户参与在客户评价与供需双方合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决定客户参与的评价因素除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物流能力外,人际"关系"对客户参与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而价格对客户参与及合作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产品或任务复杂度越高,客户参与所起的作用越大。快速消费品供应商应把握好"关系"的度,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与客户的关系,以免损害双方合作意愿或过度增加维护关系的成本;注重建立多方面的能力,及时识别并满足客户需求,将企业内部能力真正转化为创造价值的活动,获取竞争优势;提高客户在经营中的参与度和自身产品的复杂度,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
[Abstract]:In the situation of low retail market, the FMCG industry, as the upstream supplier of FMCG, is experiencing a severe survival challe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ble and sustain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FMCG suppliers.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161 fast goo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how that customer particip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evaluation and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Besides the supplier's product quality and logistics 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s "U" curve, while pric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The higher the complexity of a product or task, the greater the role of customer involvement.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suppliers should grasp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develop the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so as not to damage the willingness of both sides to cooperate or increase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the relationship excessive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capabilities. To identify and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in time, to truly transform the internal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into value-creating activities,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customers in operati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own products, to open up new markets, and to cultivate new growth poin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业供应链服务化条件下的服务外包决策与风险管理”(71272155)
【分类号】:F274;F7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蓉;;消费品行业及其解决方案(下)——消费品行业的主要处理流程和解决方案[J];IT经理世界;2000年24期

2 马骏,陈丹华;德意志银行:中国消费品行业好运相伴[J];商务周刊;2003年08期

3 徐霆;;为什么消费品行业的“模仿秀”频繁上演[J];商学院;2004年06期

4 王逸凡;联合利华与宝洁——日用消费品行业的欢喜冤家[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年12期

5 周其洪;;快速消费品行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21期

6 黄建;;基于快速消费品及其渠道特征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常杰;崔允俊;;3PL企业切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物流科技;2008年12期

8 丁明利;;快速消费品行业如何做大做强及风险的规避[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9 丁明利;;快速消费品行业如何做大做强及风险的规避[J];中国市场;2008年15期

10 ;美国消费品绿色进展[J];化工文摘;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春英;杨岩涛;;快速消费品分销渠道的“深耕细作”[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景鹏飞;;差异化——中小快速消费品企业新产品营销的基本战略[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景鹏飞;;差异化——中小快速消费品企业新产品营销的基本战略[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婧;;快速消费品(FMCG)物流管理特点研究——以化妆品行业为例[A];第七届珠三角流通业学术峰会暨“珠三角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郭蕾;穆迪:亚洲零售和消费品行业评级展望稳定[N];证券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李志石;中国零售消费业潜力巨大[N];国际商报;2002年

3 记者 黄婷;高端消费品行业高增长、高盈利将持续[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宝康消费品基金经理 栾杰;消费品行业将有上佳表现[N];证券时报;2004年

5 盖东海;日用消费品行业成投资热点[N];消费日报;2007年

6 同证券 张锐;消费品行业值得中线看好天[N];证券时报;2006年

7 优势资本总裁兼合伙人、磐天中国SPAC基金合伙人 吴克忠邋郝凤苓 整理;中国消费品行业投资机会巨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本报记者 邵丽蓉;毕业生热议“就业快速消费品业”[N];人才市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邱燕娜;消费品行业:从销量时代到价值时代[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赵齐;消费品行业应摆脱天然资源依赖症[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双洁;快速消费品行业员工工作动机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龙;快速消费品行业O2O商业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3 刘澜;反映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的财务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郑春燕;快速消费品体验营销模型及策略的实证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5 金伟琳;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研究项目成本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何维;从联和利华看中国快速消费品销售团队建设[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宋琳;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8 张依;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跨国并购特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廖忆湘;快速消费品行业有效实现VMI系统的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孙小云;基于GSI系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上游供应链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53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53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