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1 01:10

  本文选题:高技术企业 + 数字鸿沟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1期


【摘要】:当今世界正迈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和发展理念已渗透到企业创新活动中。高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协同创新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间数字鸿沟的阻碍。从网络建设、网络环境、网络利用、网络人才4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定量测度了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管理方式、战略目标、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5条途径影响高技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途径是管理方式,其次是战略目标,然后才是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
[Abstract]:Nowadays, the world is stepping into the digital age,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concepts have penetrated into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activities. As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 the promotion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ndered by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network utilization and network talents, and measures the digital divide among high-tech enterprises quantitatively by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obtain data. On this basi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divide between enterprises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divide can affe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mong high-tech enterprises through five ways: management, strategic objectives, cooperative investment, team division of labor, and learning-absorptive capacity. Among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way is management mode, then strategic goal, then cooperative investment, team division of labor, learning-absorptive ability.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XJCZH003) 贵州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GZQN32)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3)164号) 商务部联合研究基金项目(2015SWBZD03) 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6]1504号)
【分类号】:F276.4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学刚;高技术企业的界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叶明,鲁咏梅;试论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伦理[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04期

3 邢以群,周建华;论高技术企业的管理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05期

4 ;高技术企业要依靠新思想和杰出人才[J];山东对外经贸;2000年10期

5 叶明,鲁咏梅;试论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伦理[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0年04期

6 邢以群;高技术企业持续发展机制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11期

7 温承革;浅析高技术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05期

8 漆怡如;高技术企业拼抢人才[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03期

9 孙玉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动力及支持结构[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12期

10 柯迅;法国支持高技术企业的政策与举措[J];安徽科技;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潘奇才;汪国杰;陈岳麓;廖建勋;俞建华;彭敬东;;一个大型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员工队伍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士俊;柳洲;;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形成的条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3 叶伟巍;郑锦宜;;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敬燮;;高技术企业是两个生产中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王涛;任荣;;高技术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的路径研究——以IT制造企业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李国辉;;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风险评价模型[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7 王爱国;;基于BSC和AHP-Fuzzy方法的高技术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戴国斌;;浅谈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泽远;高技术企业要依靠杰出人才[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章荣中;浅论高技术企业的组织创新原则[N];安徽经济报;2005年

3 驻汉堡经商室;德国政府资助新建高技术企业的做法[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4 商文;高技术企业将畅行资本市场[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燕志华 本报通讯员 裴郁春 朱周;部分高技术企业“三无”[N];新华日报;2000年

6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刘冀生;高技术企业要适应“知识管理”[N];新华日报;2002年

7 首席记者 李蓓;新高技术企业区域特色和优势日益凸显[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璐瑶;高技术企业脱颖而出[N];贵州日报;2008年

9 杨骏 栾海 郭爽 王星桥 蓝建中;出击海外中国高技术企业崭露头角[N];国际商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吴秋余;高技术企业成税收增长生力军[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胜;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海超;黑龙江省高技术企业成长状况评价及战略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张大伟;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评价及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张华;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曹兴;高技术企业创新行为与创业发展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马永强;高技术企业融资:合约的选择与再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陈娟;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构造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罗国轩;论高技术企业“导动式”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实施[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爱国;高技术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慧;高技术企业成长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秒;高技术企业成长内部要素及其集合的动态转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赵圆圆;高技术企业组织记忆与知识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慧;嵌入性情境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能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4 朱梦璐;网络嵌入性视角下高技术企业位势跃迁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万春阳;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协同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6 徐志诚;高技术企业间协同技术创新的关系机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7 何芳;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8 凌鹏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9 孙芳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化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再跃;高技术企业激励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71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71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