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设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1 10:05

  本文选题:跨国并购 + 商业银行 ; 参考:《统计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基于异质性假说,以效率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重新考量了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设计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中国、美国和英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面板数据,采用DEA超效率模型,本文研究发现: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设计对不同类型银行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存在差异性,且在地理距离远近不同的条件下,其差异性更为明显。具体而言:跨国并购交易价值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浴缸曲线"效应,两者呈正U型关系,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则具有"过犹不及"的倒U型曲线效应,且在地理距离远的条件下这种关系更为凸显;持股比例对纯技术效率只有在地理距离远的条件下才出现"过犹不及"的倒U型关系,但是其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目标银行相对规模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多多益善"的正向影响,但是对规模效率只有在地理距离远的情况下才出现"过犹不及"的倒U型曲线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hypothesis and efficiency theory,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ss-border M & A transact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bank efficiency. Using panel data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sing the DEA super-efficiency model,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cross-border M & A transactions on th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banks. And in the geographical distance is different, its difference is more obvious. Specifically,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M & A transaction value on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a "bathtub curve" effect, which has a positive U-shaped relationship, while the impact on scale efficiency has "overkill" inverted U-shaped curve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 geographical distance, this relationship is more prominent, and 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ng geographical distance does the ratio of shareholding to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ppear the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ut its influence on scale efficiency is not significant. The effect of the target bank's relative scale on 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more the better", but only when the geographical distance is far away can the target bank have the inverted U-curve effect of "overdoing".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的拓展与检验”(71572037)资助
【分类号】:F831;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陆瑶;闫聪;朱玉杰;;对外跨国并购能否为中国企业创造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2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3 周小春;李善民;;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4 金雪军;李楠;;国际银行业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策略选择的启示——以汇丰银行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2期

5 陈璐;银行并购实证研究的发展及方法论演进[J];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6 张健华;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晓利;;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并购的风险探析——以蓝色光标为例[J];财会月刊;2017年16期

2 陈建勋;吴卫星;罗妍;;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设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7年04期

3 王晓辉;;并购绩效与支付方式的研究评述[J];财会学习;2017年07期

4 张雪娇;陆娜;;美国并购交易中CEO留任和薪酬回报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对中国遏制CEO自利行为的建议[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7年01期

5 陈西婵;;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1期

6 曹志鹏;杨晓飞;;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年03期

7 刘学仁;;现阶段国有银行人才流失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01期

8 谢华;朱丽萍;;基于价值创造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综合指数研究[J];财会研究;2017年01期

9 胡海青;吴田;张琅;张丹;;基于协同效应的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6年06期

10 危平;唐慧泉;;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瑶;何平;吴边;;非控股国有股权、投资效率与公司业绩[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淳;刘庆;张晗;;使用Bayes方法识别股市变结构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吴松;李梅;;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微观绩效的实证检验[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2期

4 吴钧;严胡青;;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8年09期

5 罗长远;;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6 程惠芳;张孔宇;;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7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8 陈涛涛;陈娇;;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9 陈健;席酉民;贾隽;;并购后高管变更的绩效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1期

10 何芳;何安定;余蓉蓉;陈雪飞;;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探讨[J];新金融;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鹏飞,曲峰;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6期

2 桑秀国;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3 潘爱玲,杨国昌;跨国并购的特点、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褚东风,黄汉江,褚东伟;面对跨国并购中国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阚文;;跨国并购进入冷冻期?[J];财经界;2001年10期

6 崔健;简析日本的对内跨国并购[J];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04期

7 侯锦;我区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并购浪潮[J];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8 唐礼智;全球跨国并购的新特征及动因透视[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宋群,陈长缨;跨国并购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10期

10 唐任伍;王宏新;;全球跨国并购的特点、动因及影响因素[J];经济管理;200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世坤;韩爱琼;叶华;;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美国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实证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玉萍;王代敬;;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探析[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新欣;刘冀生;蔡来兴;薄启亮;张志勇;刘建功;;跨国并购与兼并重组[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经济安全”问题——基于利益集团的分析视角[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江岭;;跨国并购发展战略的思考[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磊;;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7 胡明晨;吴国蔚;;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分析及建议[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聂聪聪;;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反周期跨国并购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王铁栋;徐娴;;价值链全球布局的战略考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视角[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马晓芸;谢洪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杰;全球跨国并购八大特点[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王国进;中国企业走好跨国并购之路[N];文汇报;2005年

3 周明;跨国并购交易总额达到21.28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张芝年;英国对跨国并购活动的监管[N];经济日报;2007年

5 张娜;一场关于“跨国并购”的思想交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高析;对当前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真龙;加速国际化 跨国并购额达18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郑晓波;中国市场跨国并购金额翻番[N];证券时报;2008年

9 刘丽靓;跨国并购应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壮大[N];证券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唐福勇;经济低迷为跨国并购提供机遇[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金城;跨国并购的效率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4 蒋墨冰;跨国并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周英超;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并购的控制权与整合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杨镭;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俊;我国大企业集团跨国并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邸春雨;经济转型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辽宁大学;2008年

3 徐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刘影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外交学院;2005年

5 甄海涛;关于跨国并购的若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陈奇;核心能力培育视角的跨国并购整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张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培强;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高玉玲;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骆兴顺;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73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873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6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