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扩展模型的外包风险分析
本文选题: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 距离测度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摘要】: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分析工具,然而传统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若干缺陷.利用区间二元混合加权距离(ITHWD)测度对传统FMEA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区间二元语义FMEA模型,并以刀具管理业务合同履行模块为例进行失效风险分析.通过传统模型与改进模型结果的比较,发现后者不仅能减少评价信息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失真或损失情况,而且还考虑到了风险因子的主客观权重以及决策者的决策态度,从而提高了最终失效模式优先度排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Abstract]:Failure mode and consequence analysis (FMEA)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odel has some defect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traditional FMEA model is improved by using interval binary mixed weighted distance and interval binary semantic FMEA model. The failure risk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taking the tool management contract performance module as an example.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he improved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latter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or los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nversion,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 of risk factors and the decision making attitude of decision makers. Thus, the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final failure mode priority ranking are improve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0209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03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3YJA630041)
【分类号】:F27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作业方式[J];福建质量信息;1998年06期
2 李霞;石明安;李随成;;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应用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初世城;;基坑工程的失效模式初探[J];工业设计;2011年10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国明;;大型复杂结构主要失效模式枚举方法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张锦;张力;;人因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谢佩玲;吴静;蔡映杰;李燕玲;田朝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松建;李忠献;;长大桥梁失效模式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有芹;;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方法预防患者跌倒[A];第二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韩文钦;周金宇;孙奎洲;;具有多失效模式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A];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艳林;张义民;金雅娟;;任意分布参数多失效模式结构的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格宁;王建民;高有山;王文红;;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立体车库钢结构系统失效模式分析方法研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马利;胡洋;郑津洋;邓贵德;陈勇军;;圆柱形爆炸容器在冲击载荷下的失效模式变迁[A];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研究——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设计委员会委员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高扬;;IPM模块在家电中的应用与失效模式[A];《IT时代周刊》2013年度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月飞;考虑失效模式和验证模式相关性的桥梁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卢昊;基于矩方法的相关失效模式机械结构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D];东北大学;2012年
3 伍晓榕;零件工艺失效模式关联建模与工艺方案绿色性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鹏;不同失效模式下抗震RC框架结构延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培阳;结构系统失效模式研究与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2年
3 宋智燕;非线性单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的逼近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世杰;通用弹药产品失效模式形成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洋;RC框—剪结构倒塌失效模式及设计方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6 石彬;基于故障树的EPS系统可靠性及失效模式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梅思娟;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PICC脱出发生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宋璐;轴压金属管的失效模式和吸能特性[D];浙江大学;2006年
9 鲍秀峰;军用集成电路典型失效模式分析与改进措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3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97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