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承担能力与企业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30 23:17
股权质押是中国上市公司热衷采用的融资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大了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使得大股东出于自利而做出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发展。但也有研究认为股权质押引入质权人,强化了企业外部监督,同时企业还能通过股权质押缓解现金流压力,对提高企业价值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在现实中,大股东股权质押到底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不同状态下的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不同,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均需进一步的分析检验。本文基于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揭示不同状态下的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引入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承担能力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因素对三者关系的影响。实证发现:(1)第一大股东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越大,企业价值越低。(2)企业累计股权质押率与企业价值呈现倒“U”型关系,当股东累计质押股份占企业总股份的比例过大时,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不利于企业价值提升,比例处于适度水平时,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有助于企业...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股权质押
2.1.2 风险承担
2.1.3 企业价值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控制权私人受益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3 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3.1 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1 质押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2 质押连续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3 质押形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4 质押情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2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3.3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调节作用
4 实证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计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2 控制变量的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
5.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5.3.2 回归结果
5.4 基于生命周期的进一步研究
5.4.1 样本与变量
5.4.2 分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针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6.2.2 针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6.2.3 针对质权人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3170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股权质押
2.1.2 风险承担
2.1.3 企业价值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控制权私人受益理论
2.2.4 生命周期理论
3 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3.1 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1 质押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2 质押连续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3 质押形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4 质押情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2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3.3 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调节作用
4 实证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计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2 控制变量的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
5.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5.3.2 回归结果
5.4 基于生命周期的进一步研究
5.4.1 样本与变量
5.4.2 分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针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6.2.2 针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6.2.3 针对质权人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3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401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