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订单接受决策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制造企业订单接受决策方法研究
【摘要】:面对生产资源的限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MTO生产模式下的制造企业需要从内、外部环境角度统一考虑接受顾客订单问题,协调企业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在订单接受问题上的矛盾,确保顾客个性化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交货期交付给顾客。然而,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顾客订单种类繁多以及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复杂多样,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安排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订单接受策略对企业业绩有很大的影响。MTO制造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顾客订单的数量是不可预期的。当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小于顾客的需求能力时,接受过多订单可能会导致生产系统超负荷,订单提前期上升,接受订单的延误率加大,一方面订单延误也会带来较高的惩罚成本,另一方面使顾客满意度降低,造成后期订单流失。虽然扩大能力(如外包或加班)是一个解决订单延期的方法,但是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固定——可变成本,同时产品外包使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当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大于顾客需求能力时,接受所有的订单还是可能使企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企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更多的订单,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MTO制造企业必须寻求合理的订单接受决策方案,能够有效的地利用企业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首先,制造企业在生产能力有限情况下,为了协调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矛盾,有选择性的接受部分订单,接受哪些订单以及何时安排订单进行的生产。企业接受的订单尽量在期望交货期被生产并送达,顾客可接受一定的延期,但是延期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超过最迟交货期;延期订单数量过多,顾客的满意度下降,会造成订单流失。建立了基于生产能力的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将订单的选择同企业生产能力、交货期结合考虑,使接受的订单总收益达到最大。其次,制造企业在生产能力充足情况下,企业为了发展需要,必须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多的获得顾客订单。企业通过与其他竞争企业竞争,分析影响企业竞争的因素,在与其他竞争企业其他条件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竞标价格是直接影响企业能否获得订单的最关键的因素。通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订单的详细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估,确定竞标价格,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竞标价格越低,获得订单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价格的订单接受决策方法,确保企业赢得尽可能多的订单,使企业利润最大。
【关键词】:订单接受 订单选择 订单竞争 订单决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5;F2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0-11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订单接受决策研究现状13-16
- 1.2.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6-17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体系17-20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
- 1.3.2 本文的结构体系17-20
- 2 相关理论基础20-30
- 2.1 制造企业生产模式20-22
- 2.1.1 按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MTS)20
- 2.1.2 按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20-21
- 2.1.3 订单拉动式生产和库存推动式生产的优缺点21-22
- 2.2 订单接受决策方法22-25
- 2.2.1 先来优先(FCFS)23
- 2.2.2 小单优先(SOFS)23-24
- 2.2.3 短作业优先(SPT)24
- 2.2.4 长作业优先(LPT)24
- 2.2.5 基于交货期(EDD)24
- 2.2.6 基于生产能力(PC)24
- 2.2.7 基于订单竞价(CP)24-25
- 2.3 优化方法25-28
- 2.3.1 分支定界法25-26
- 2.3.2 动态规划26-27
- 2.3.3 0-1型整数规划27-28
- 2.4 本章小结28-30
- 3 基于能力约束的订单接受决策30-44
- 3.1 订单充足条件下影响订单接受的因素31-32
- 3.1.1 企业生产能力31
- 3.1.2 产品交货期31-32
- 3.1.3 企业声誉32
- 3.2 订单选择决策过程模型32-34
- 3.3 问题描述与模型34-36
- 3.3.1 问题描述34
- 3.3.2 符号说明34-35
- 3.3.3 数学模型35-36
-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36-42
- 3.4.1 实验设计36-37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37-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4 基于价格竞争的订单接受决策44-56
- 4.1 订单竞标决策过程模型45-46
-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46-49
- 4.2.1 问题描述46-47
- 4.2.2 符号说明47
- 4.2.3 企业订单竞价决策数学模型47-48
- 4.2.4 订单估算准确率确定48
- 4.2.5 订单估算人工时分配策略48-49
- 4.3 仿真实验与分析49-53
- 4.3.1 实验设计49-51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51-53
- 4.4 本章小结53-56
- 5 总结与研究展望56-58
- 5.1 全文总结56-57
- 5.2 研究展望57-58
- 致谢58-60
- 参考文献60-64
- 图表清单64-66
- 附录66-67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66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66-6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华;企业竞争的计策谋略[J];工厂管理;2000年02期
2 赵智敏;企业竞争获取优势十强策[J];会计之友;2000年11期
3 陈绍辉,曲强;企业竞争十策略[J];企业研究;2000年05期
4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孙选中;占有“商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J];中国工商;2000年03期
6 昊宪和;;围绕核心能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J];市场营销导刊;2000年03期
7 杨娟;企业竞争新方式——合作竞争[J];理论探讨;2001年01期
8 高慧,毕飞;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J];情报杂志;2001年09期
9 白亚鹏;人才竞争:企业竞争的核心[J];创造;2001年12期
10 朱玉泉;树立最大价值理念 培育企业竞争优势[J];工厂管理;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洪理芳;;创新构筑企业竞争优势[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3 吴建利;;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切入点[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于淑娥;丁金胜;;对企业创新的思考[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陈丽洁;;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王鹏;;新时期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7 徐鸣;;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黄易;夏自谦;;企业竞争模拟在经济管理实训中作用思考[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9 卢欣荣;;浅谈“以人为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献发;解庆柱;;饲料企业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方达科汇、行业领先基金经理 冯波;回归企业竞争的本质[N];证券时报;2012年
2 毛建国;企业竞争不应异化为“招待竞赛”[N];广州日报;2013年
3 刘凌林;企业社会责任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蔡秀丽;“湘”企业和企业家是这样炼成的[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中共中央党校 张蔚萍;一把开启现代企业竞争之门的钥匙[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6 徐殿龙;战略缺失导致中国企业难长寿[N];天津日报;2005年
7 王茂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闫夫军;企业需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何志毅;企业与和谐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郝文书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北京靠山居集团董事长;呼唤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岩;企业创新能力的重构:增长与迭代[D];浙江大学;2015年
2 乔德健;民营企业适应力及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曾永江;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5 董俊武;企业的本质、性质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9 侯丽敏;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青;动态环境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魏海滨;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判断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贾长敏;风险视角下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黎莹;中国横向整合企业的区域市场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塔娜;管理变革、知识更新、认知模式改变与公司CFO转型[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孙少帅;电子商务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7 蒲娟;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企业竞争下减排策略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祖君丽;中小型零售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长;G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D];苏州大学;2015年
10 聂婷婷;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和创新绩效[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2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58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