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科学化:问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科学化: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4年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科学化:问题与对策
王成金
【摘要】: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工业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发展速度,截止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而信息化被引入城市管理,则促进了城市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后,全国兴起了一轮新型城市化建设浪潮,可以预见,我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了城市社会融入、就业、医疗教育、资源环境、城市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为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系统需要获取城市各组成部分的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隐藏在城市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数据之中。城市管理科学化的核心就是利用这些数据提取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做出恰当的决策,然后执行决策,收集决策执行后产生的新的数据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因此城市管理科学化离不开对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到大数据时代后,信息技术为收集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城市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的数据,以及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管理科学化实践。 大数据凭借其蕴含的系统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治理理论等管理思想和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等技术优势,在城市管理中呈现出帮助掌握城市基础数据信息,辅助城市管理决策,实时监督城市管理决策执行,扩大城市公众参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价值。因此,,将大数据引入城市管理中十分必要。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分析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的挑战和机遇,从而确定具体实践方案。本文认为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的挑战是数据开放、共享不足,数据质量不高,信息时代的舆论压力,数据隐私和安全威胁;机遇是数字城市、数字城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城市管理的数据积累和实践经验,大数据理念快速普及和技术成熟。 大数据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必须从法律保障、发挥数据优势、优化管理实践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健全法律体系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开展数据普查、理清已有数据基础,制定数据标准,保障数据统一性;开展实时监测,保障数据时效性;实施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推动基于数据的城市治理是发挥数据优势的路径。建立政务处理网络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电子化、协同化、高效化和有效监督,是优化城市管理实践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F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哲松;;我国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政治文化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凯元;;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数字城市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4 顾朝林;论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5 陈振光,胡燕;西方城市管治:概念与模式[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6 顾朝林;发展中国家城市管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7 周江评;;交通拥挤收费——最新国际研究进展和案例[J];城市规划;2010年11期
8 冯邦彦;尹来盛;;城市群区域治理结构的动态演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7期
9 马学广;;城市区域增长的网络化治理[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10 段学军,顾朝林,于涛方;“数字城市”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景冰琦;刘琨;;简析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5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赵国庆;试论电子政务网络的系统构造[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黄竹喧;;论《明日的田园城市》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全海;潘伯鸣;张春敏;;基于三维GIS的城市规划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李平;余健明;;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程莹;欧丹;;潮汕地区农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为个案[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7 陈生;陈依静;;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案例分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郭俊梅;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包雄伟;我国大都市区新城规划的实施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成丽诗;论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巨振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郑涛;杭州市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凯,吴今培,张其善;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信息化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朱振荣;;北京开征交通拥挤费的政策探析——一项侧重有效性及困难性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付建萍,于银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杨立峰;陈必壮;;国外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经验与借鉴[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赵强;曲海鹏;;电子政务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6 黄晓良;科学规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事档案工作[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京祥,庄林德;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0年06期
8 顾朝林;论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9 陈振光,胡燕;西方城市管治:概念与模式[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10 黄光宇,张继刚;我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恒山;[N];人民日报;2003年
2 俞可平;[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淑杰;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王国恩;城市规划社会选择论[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曼;云计算平台上的增量学习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刘媛;多中心治理模式:业主委员会的善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张国烈;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及应对建议[D];同济大学;2006年
4 尹彦;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伟昌;政府合同治理的风险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晓环;论我国村务公开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一凡;善治目标下的业主委员会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雪锋;基于云计算环境的web数据挖掘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肖韬;基于MapReduce的信息检索相关算法并行化研究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李辉;基于云计算环境的web结构挖掘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均良;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J];小城镇建设;2001年07期
2 本刊编辑部;当前经营城市的基本矛盾与对策研究[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48期
3 姜永健;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J];政策;2001年03期
4 朱家良;;城市竞争力与政府经营城市公共资源[J];浙江经济;2001年05期
5 ;城市规模[J];求知;2002年Z1期
6 金鸣;昆明被列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城市之一[J];生态经济;2002年05期
7 熊国平;探析21世纪的城市演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倪鹏飞;二十四城各领风骚(三)——点评我国二十四个城市竞争力[J];当代经济;2002年06期
9 黄忠河;大连经营城市的理念和实践[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邹宏国 ,陈国辅 ,丁玉亭;学会经营城市[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劉學;王學海;;邁向21世紀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沈锐;;基于经济分析的城市规模预测方法初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重光;;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几个问题[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宋永昌;;上海城市生态研究的回顾和展望[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朱光磊;郭道久;;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阶层分化和阶层关系的影响[A];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董光器;;科学预测城市规模,建设节约型城市[A];北京建设节约型城市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刘景华;陶峻;;中国学者对英国中世纪城市的研究评述[A];都市文化研究(第2辑)——都市、帝国与先知[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平阳 实习生 张晶;[N];西安日报;2002年
2 孙卜勇;[N];盘锦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丽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保定市市政公用事业建设集团 王勇山;[N];保定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常江;[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朱文兴;[N];济南日报;2010年
7 湖北省荆州市市长 李建明;[N];中华建筑报;2012年
8 韩学键;[N];大庆日报;2012年
9 先朝阳 郭勇;[N];甘肃日报;2013年
10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卫东;[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陈媞;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马瑞华;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任少波;基于制度分析的城市经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许抄军;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邓海骏;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探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郑鑫;我国财政体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玲;长春市城市资本运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婧婧;经营城市中的政府职能与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肖肖;城市策划体系及其制度建议[D];清华大学;2009年
4 杨军利;经营城市及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温天楚;昆明城市性格与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吴静;面向创新型城市的武汉市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徐春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及对“智慧武汉”建设的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文辉;城市化与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陈永泽;新市民融合中的城市政府作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李祖辉;长沙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科学化: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46094.html